第131章 下学路上(6/7)
县城周边,但几十年来都无缘得见,社会生活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事很难说清道明。
初一放学回家路上的记忆最深刻,因为那是米云最后一年回村子的时间节点,那时候和高年级的三四个同学,还有低几个年级的同学经常一起结伴回家,大家有一半时间都是走路回家,全程十五六里路,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大家一般都是走大路回去,也有走近路小路回去的时候,一路说说笑笑,本来米云在村子里与高年级学生没有交集,就只有本大队的一个学长有交集,尽管本大队同龄的学长有四五个人,但因为那段十几里的回家路上,米云又重新认识了四组和二组的一个学长,短暂的一个半学期的缘分,天天一起结伴走路回家聊天,每次两个小时的路程,走出来了一段说不清的感情,即使当时分开几年,那种感觉都还在,那就是纯洁的同学情谊,大家同甘共苦的度过了将近一年的结伴回村途中,共同看了一路的风景,聊了一路上的闲话,放学路上追追跑跑,打打闹闹,好不热闹,饿过,渴过,苦过,闹过,笑过,玩的很开心,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度过了一年多回家路上的旅程,几十年过去了,有些片段还在记忆中不忘,想来还有点伤感,不知道过去的玩伴至今安好,后来有没有想到过彼此。
米云那个念书的年代,放学回家路上的短暂旅程确实发生过不少故事,米云的父母辈可能更多,只不过没有人记录那些历史痕迹,太过渺小,大家各自都在努力讨生活,被社会磨平了棱角,过去的一点童年的回忆都尘封已久,不愿意触碰和回忆,米云自己本来也没有想过记录下来,但还是想为80后的我们记录一点东西,哪怕记录的信息很少,能记录一点算一点,想到哪记到哪。
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米云上学的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知道,也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一本书都能自制无数个玩具,为么不爱惜自己的书本,这些不就是烂纸片吗?值得这样卖力吗?不管夏天和冬天的时候照样打纸板,乐此不疲。而且很多孩子因此手掌都是烂的,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不管呢?因为除了玩这些,我们还能玩什么呢?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那些烂纸片就是我们那时的“钱”。无论是摔黏泥,“卖模子”,弹滚珠,打洋画,扇拍子……我们的目的是挣更多的“废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