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米泡儿(4/7)
进一大口。然后,就这么左手拉风箱,右手悠悠然地转动炉子上的闷罐子,通红的炭火映着炸米泡人黢黑的脸,敷在黢黑上的红就成了一层暗红,缭绕着烟雾的红黑的脸上,挂着一层满足与安详。
一根烟吸到烟屁股了,时间到了,炸米泡的噗地吐了出来,如放爆竹一般,腾地站起,眼里放出光来,在炉子上提起那似乎烧得通红的闷罐子,将罐口对着事先准备好的布袋,吼一声“响了”,所有的孩子都捂上耳朵跑开。脚一蹬,手一掰,轰然声里,锁在闷罐子里的那点粮食,瞬间化成了偌大一堆米泡!
那个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就用米泡泡上水,加一点白糖或者蜂蜜做成米泡茶,就是待客的好东西。农忙时节顾不上做饭,泡热水也能当饭吃,可以饱腹。
在炒米泡的过程,把炒物倒进炒锅后,一手拉风箱,一手摇炒锅,大约三、五分钟,一锅“米泡”炒好了,一手摁住炒锅,一手用袋子准备接住炒好的“米泡”,拿了一个板手类的物件,高喊一声:“米泡响了”!猛地打开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炒锅,随着“嗵”地一声炸响,“米泡”被气浪推涌着往布袋里边钻。趁着热乎劲,顺着布袋,把炒好的“米泡”抖落归置好,倒在盛放“米泡”的容器里,然后倒给前来“炒米泡”的小孩(“炸米泡”通常是小孩干的活计),小孩端着炒好的“米泡”嘻笑着回家。
米泡机一次可打15斤米,正常情况下要6分钟,玉米要8分钟。具体程序是把原料放入爆花锅内,把米泡机封好顶盖,再把米泡机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可口的爆米花来。原理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米泡机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里面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但此时米粒内外的压强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会在里面爆开。当压强升到4-5个大气压时,突然打开米泡机的顶盖,里面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记得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在八九十年代,每逢过年之前的那些日子,爆米花的手艺人往往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