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石磨石碾(2/5)
正好套在底盘的轴上,底盘固定不动,顶盘上套上一个长木杆,用人推或者牲口拉动顶盘转动。顶盘上还要凿两个洞眼,磨面的时候,粮食从两个洞眼里流入两扇磨石之间,由于底盘和顶盘上凿出很多向外移动的波纹似的凹凸的槽,顶盘和底盘的纹路正好相反,顶盘转动的时候,从顶盘洞眼里流进的粮食就会被磨碎,并顺着纹理向外运移,从两扇磨石缝里流出来。
晋朝以后,人们发明了水磨,就是用流水打动水轮转动,水轮再带动石磨转动。
石磨是过去用来加工豆腐的磨豆子的石磨。原理和磨小麦、玉米的石磨一样,只是尺寸比较小,直径大约只有40厘米左右,而且顶盘上是凹进去的,而且底座有凸起的边。之所以做成这样,因为是磨豆腐要把豆子磨成浆,需要加水,防止水和磨碎的豆浆流走。
还有碾糜子面和小米的石碾,石碾的用处和石磨一样,也是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加工面粉和小米的一种石料器械。不同的是,石磨主要加工小麦、玉米、豆子等主粮面粉和豆腐,而石碾主要加工糜子面粉,和加工小米的石料器械。
石碾的主要零部件是:(一)、碾盘底座,中央立着一个固定的木柱或铁柱,(二)、石磙。石磙的直径大约100厘米左右,石磙中央两端各凿一个洞,各嵌进去一个铁臼,然后做一个铁框,铁框两边中部各有一个锥子形铁轴,套在石磙上,铁轴进入铁臼,可以转动,和打麦场的碌碡一样。再在铁框上固定一根木杆,供人推或牲口拉让石磙在碾盘上循环移动,就可以将糜子碾碎,碾成面粉。或者把谷子的壳碾掉,成为小米。
加工糜子面粉为什么不用石磨而要用石碾呢?这是因为我们老家糜子面粉用来制作一种食品叫“不翻馍”,用石碾加工面粉细腻滑润,制作的“不翻馍”口感特别好,而石磨加工的糜子面粉口感不太好。
舂米的石臼,舂米的石臼是黎族人民加工稻米的一种古老器械。
最古老的舂米器械很简单,就是一个石臼(石灰岩和沙石做石料),一个木杵,人手持木杵在石臼里捣米,将稻谷的皮壳去掉。
后来,为了省力,发明一种简单的器械,就是将木杵安装一个长长的把,木把在靠近石臼的部位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可以上下转动,脚踩木把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