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打谷机(2/4)
玩的工具,没想到是个要命的机器。
没有振动筛的脚踏式打谷机,把桶斗里的掺杂着杂物的稻谷装进包里是个大工程。每年7、8月和11月,是早晚稻收割的时节,各家各户会把打谷机抬出来,检查一下齿轮、皮带等部位,给齿轮滴上一点机油,然后用脚噔一阵子看机器是否灵活。
看到打谷机,人们心里就会禁不住地颤抖,因为累得脱一层皮的双抢就要来临了。
手摇脚踩老式打谷机有个直径约30公分的铁圆筒,上面固定一些钝钉,中间一根轴,一头配上一大一小两个齿轮和摇柄,用轴承固定在搭斗上。工作的时候,一人摇动摇柄,铁圆筒转动,另有几人轮番拿稻谷在上面翻来覆去的刷动即可。
手摇打谷机的人很费劲,当时的人们摇一天手柄回来,晚饭的碗都可能端不稳,浑身上下无力酸疼,事后回忆都是要命车,中国种田的老百姓还是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用了几千年,现代人一下子就淘汰了老式打谷机车。
每到农忙的时节,就是一大家子一齐出动的时候了。当时村里脚踏式打谷机并不多,一个大家族就这么一台,因此当时我们这一大家族十多户人家是合起来一起赶‘农忙’的,按照责任田的远近一路收割过去,一天也就收割得1亩地左右,碰到7、8月的‘双抢’时节,一大家族的人要忙活近一个月。”近一个月的高强度体力和耐力的消耗,任你是七尺男儿也要脱一层皮,想起当时的情景,事后都是颤抖。
脚踏式打谷机全都是木头的,很笨重,六七十公斤的大家伙,从家里把它抬到田里,需要4个大男人一起抬着走,那时候田里还没有机耕路,都是走田埂小道,难走程度可想而知。也难怪要淘汰,现在脱谷粒都可以直接回家脱,不用在稻田里等着脱谷粒。这种打谷机的动力是脚踏板,可供一个人脚踏脱粒,也可以供两个人同时使用,但都非常吃力。特别是在夏季“双抢”的二十来天里,因打谷机在水田中使用,除每天弄得一身泥水、洗几次澡之外,更要命的是,有时拖动深陷在泥浆中的打谷机前行,即使用出吃奶的劲也不管用,后来找到窍门了才能拖动。从早到晚,披星戴月,日复一日,二十多天下来,浑身的筋骨如同散了架似的,连动都懒得动一下,打谷机才会被戏称会夺命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