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吴国事在我!(3/4)
“丞相。”李衡和声和气地劝道,“事已至此,还是想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吧,既然姜维执意攻凉州,那我军是否也改变战略,攻寿春如何?”
“不妥。”
诸葛恪摇了摇头坐回小案,拿起案上的药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如今魏国与我共有大江,我军若贸然渡江,恐被截断归路,反之扬州魏军亦是如此,他们也不敢从扬州直接渡江。唯今之计,只有西征江夏。”
他喝了一口,闷闷不乐地把酒杯放下。
在他的谋划里,蜀军只要出兵牵制魏国在南郡的兵力,他便可以兴兵进攻武昌,至于蜀汉能不能成事他不管,反正只是利用而已。
老实说,吴国现在这个局面,武昌的价值可比寿春大多了。
说难听些,现在魏国只要想动手,根本不必进攻濡须,人家直接可以从大江而来,直逼柴桑。柴桑若失就只剩历阳、牛渚、采石矶这几个据点
再往后就只剩一座石头城了。
你说建业保卫战?
别开玩笑了,篱笆城能保护个啥,与其被攻进台城,还不如直接投降来得体面。
诸葛恪越想越烦躁。
待李衡走后,他独自坐在那里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沉思良久。
这帮江东士族根本没有进取之心,非要等到人家打过来,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那点家业拼死抵抗。
目光短浅!
不过他诸葛恪可不是姜维,他如今在吴国的地位可以说是仅在一人之下。
上月,他还正常办成了一件大事——劝孙和立正妻张氏为后。
张氏乃张昭孙女,诸葛恪的侄女,其政治属性不言而喻。
孙和毕竟不是孙权那样的开基之主,想学孙权那样迟迟不立皇后而制衡各方,根本没那个实力。
而且诸葛恪的理由也很正当,张氏并无失德、无子,又是先帝指定的太子妃,不立为皇后不合礼法,说严重点会动摇国本!
这些理由让朱据为首的江东士族都哑口无言,毕竟当初他们跳出来维护孙和太子之位的时候,就是用这些理由,现在总不能反过来打自己的脸。
不仅如此,如今诸葛恪的儿子和亲信都安插在军中各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