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司马昭九辞九锡之礼,天子曹髦讨伐司马昭。(1/6)
邓艾、司马望计退姜维大军后,即刻以败为胜上报司马昭,司马昭闻报大喜:“此正是两功同封之时。”
即刻上奏天子曹髦,升任邓艾为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
邓艾自然大喜,便就留任河西,修筑界墙关塞,建立城寨以阻击西蜀再犯。
天子曹髦甚是喜爱司马望,便求于司马昭召司马望回朝,司马昭自然一口答应,并就顺势拜司马望为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
封毕邓艾、司马望,自然是平叛诸葛诞各路军马,一一也皆封赐。
王基、石苞已然封罢,此次平叛诸葛诞头功自然非胡奋莫属,遂封胡奋升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甚为优厚。
封毕胡奋,其他将军也皆大封。
封毕各路诸侯,又封东吴降将,也皆拜官封侯,毫不吝啬。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一片大喜,朝政一片肃然。
然,各路诸侯封毕,却有一人未封,此人便就是司马昭。
此等时节,自然是奸佞附势之臣登场之时。
果不其然,此时的贾允见如今司马昭大封朝野群臣,群臣无不感恩戴德,然却独留自己不封,知司马昭必有九锡之想,只觉时机已到,遂趁早朝之时引群臣皆出班相奏天子曹髦:“前番大将军统领大军于寿春平叛诸葛诞之乱,大败诸葛诞与东吴联军,今又于寿春城发兵救援魏蜀边关,遥相指挥邓艾、司马望屡挫蜀汉姜维犯边大军,两捷皆大将军司马昭心怀大魏社稷,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调度有方之德,既然大将军功德巍峨,理当进位晋公,加九锡。”
天子曹髦御座之上听闻贾允如此谄媚司马昭并携群臣施压自己,不觉甚是厌烦贾允,只怒眼贾允:“若果朕掌了大魏朝权,第一个便就灭了此等奸佞之臣。”
然,虽心中恼恨贾允,但见朝堂上下群臣皆都附议,知如果今日不稍作表示,只怕早朝便就散不了,遂只得悻悻而言:“大将军此次平叛诸葛诞之乱时带军屯于寿春丘头,据于丘头调兵遣将,终把诸葛诞斩首于颖水之畔,功莫大焉,既然如此,朕意把丘头更名为武丘,以此来昭大将军平叛诸葛诞及东吴联军之功德。”
贾允及群臣听完,皆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