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司马昭逼曹髦御驾亲征,王基兵围寿春城。(2/3)
都督大魏兵马,朕去又有何益?且朕年幼,龙体柔弱,又如何坐得战车,上的战场?”
天子曹髦听了,颇觉有理,即刻依太监所言回复司马昭。
司马昭见了不由发怒:“此竖子果然心怀不轨之计。越是如此,越不能独留其于宫中,非御驾亲征不可!”
旋即又上书:“想昔日先祖武皇帝每逢战事,皆都亲征,如今昭尽集大魏兵马,必可保陛下及太后无忧,陛下何至如此之言?实非明君之举!”
曹髦阅完,知以己之力难以抗衡,遂赶紧起御辇直奔永宁宫。
太后见了,叹口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乃司马昭惧怕陛下谋他,欲掌控陛下也。既然如此,陛下不应,只怕不好。且司马昭连哀家一个女流之辈都不放过,陛下还是应允了好,以免我母子之灾。”
郭太后一句话,曹髦知道,如果再驳司马昭,必有掉头之嫌,遂答应司马昭:“朕愿与太后随司马大将军御驾亲征,平叛诸葛诞。”
司马昭知曹髦同意御驾亲征,却是只鼻子里哼了一声,并不觉有何不妥之处,但却是对贾允笑言一句:“曹髦恐怕连右长史手心都逃不出去。”
此话讲的何等高明:如果贾允都能轻松应付,你曹髦又如何和我司马昭斗?
不仅如此,更是告诉贾允,皇帝如此,况你乎?
贾允自然听的明白,自然不敢自傲:“此皆乃大将军之威!”
司马昭虽携天子曹髦、郭太后出征淮南,但心细思之,仍觉不妥,旋即又命镇守魏蜀边关的征西将军陈泰回京任尚书右仆射治理朝政,由堂兄弟司马望接替陈泰任征西大将军镇守魏蜀边关。
在陈泰、司马望各自到任后,又把朝野群臣调整一遍,细思无有破绽后,方才算放下心来。
公元257年6月甲子日,司马昭令青州、徐州、荆州、豫州的大部军士及关中游军,共计二十六万大军,从各自驻地出发迅速赶往淮河以北集结。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携皇帝曹髦、郭太后出洛阳沿东南方向,浩浩荡荡杀向淮南。
不时大军抵达项县,司马昭即刻项县城内妥善安置曹髦及郭太后,罢,即刻于项县颖水丘头安营扎寨。
豫州刺史、镇南将军王基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