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司马师独揽军败之责,吴蜀两国联手讨伐曹魏。(6/7)
“喏。”
中军帐中,诸位将军皆都异口同声、摩拳擦掌。
“此次出军,几近我东吴全部家当,既然如此,必当建功。我意,当直取合肥新城。合肥新城,一向被魏军视为江淮总隘,若果我军先取得此城,则可拒守此城而为根基,进而兵指洛阳。即便一时取不得,则也可以此城为诱饵,诱魏军前来救援,待魏军前来救援之时,提前设好埋伏,歼灭来救魏军。可谓一举两得。”
老将军丁奉求功心切,赶紧献计。
“老将军之计,确为好计,以我看,倒不如先取淮南则更为妥当。”
朱异则是有不同意见。
诸葛恪听完两位将军之计,稍作沉思:“丁老将军取新城之计甚合我意,应当依老将军之意,先取合肥新城。然,恪仍觉不足,依恪之意,先行取合肥新城之时,恪发书于蜀国姜维,让姜维起兵攻打关中,如此,吴蜀两面夹击魏国,魏国必分兵救之,如此,则大事可成。”
诸葛恪说完,诸位将军皆言好计。
一时议定,诸葛恪即刻伏案修书姜维:“今恪起二十万大军取合肥新城伐魏,如此时机,姜大将军如何不趁此建功?依恪之意,姜大将军应兴兵北伐中原,以终诸葛丞相遗志。待取得曹魏之时,恪愿于姜大将军平分中原。”
修完,即刻命快马使者送去汉中。
汉中姜维接到诸葛恪伐魏之议,看完不觉大喜:“此正合我意!”
遥想夏侯霸投蜀之时,姜维北伐中原,三伐三败,然姜维仔细思来,其中一面皆因大将军费祎不意北伐而擎肘,而如今,让姜维喜忧参半的是,大将军费祎已是命殒了。
几月之前,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蜀汉举行年初大朝会之时,曹魏降将郭修因与费祎有隙,趁费祎正喝的酩酊大醉时用偷偷藏在马靴内的一柄短刀刺进费祎胸口,几天后费祎伤重去世。
姜维喜的是,从此蜀汉再无掣肘,忧的是,大将军费祎乃是蜀汉栋梁,费祎之死,对于蜀汉乃是巨损。
而如今,姜维接到诸葛恪所修之书,一忧费祎之死,二喜又可北伐中原,以终诸葛丞相遗志。
故,姜维喜忧参半。
然,如此好的北伐中原时机,姜维如何能错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