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黄华、杨弘告发王凌,司马懿兴兵寿春。(5/6)
王凌。”
“不可,万万不可如此发兵讨伐王凌。”
司马懿赶紧阻止大惊失色的天子曹芳。
“太傅,依太傅之策该当如何?”
曹芳见司马懿阻止,赶紧问询司马懿。
“陛下,若果贸然发兵,必然惊动大都督王凌。王凌毕竟手握重兵镇守魏吴边关,只怕突然风吹草动,惊的王凌鱼死网破,引起东吴窥视我大魏社稷,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到时又会有多少边关将士为此丢掉性命?这些边关将士,都是我大魏子民,若果因了王凌谋反处置不当白白丢失性命,想来岂不痛心。故,王凌谋反之事,宜稳中求胜。”
司马懿平静如水:“故,臣先于王凌发恕罪令,稳定王凌,同时,起兵寿春,待王凌反应过来时,只怕也只能束手就擒了。一则平叛了王凌谋反,二则不动声色,东吴也不敢窥探我大魏社稷。”
司马懿娓娓道来,天子曹芳不由赞叹:“太傅不愧为我大魏栋梁,只是,太傅如此高龄如何还能带兵前去寿春?太傅,不知何人带兵前去寿春合适?”
天子曹芳不由顾忌司马懿年迈,唯恐伤了司马懿,便就让司马懿提议带兵大将军。
哪知司马懿听曹芳如此说,赶紧又阻止:“陛下,不可,此等大事,只怕其他大将军处置不当,引起社稷动荡,还是臣亲去的好。”
天子曹芳见司马懿意决,便就依从了司马懿。
司马懿从嘉福殿回到司马府,即刻以朝廷名义,先给大都督王凌发赦罪令,然发完赦罪令,司马懿沉思一下,又伏案给王凌修书:“大都督,大都督心腹家臣杨弘受大都督委派前往平阿联络兖州刺史黄华一起谋反之事,现已被杨弘与黄华联名上报朝廷,朝廷已知大都督谋反之事。然,当今天子念大都督乃我大魏四朝老臣,一向忠心耿耿,一时糊涂方有如此邪念,只有其念无有其实,却也可恕。故朝廷予大都督赦罪令。大都督掌魏吴边境安危,一心守卫我大魏乃是大都督根本。”
司马懿修完缓发与王凌,然兵马却是即刻调集,一路循蔡、颍、浮淮乘大船直逼寿春。
此时的王凌,却是还在等待杨弘的回信。
奈何一等二等,王凌却没有等来杨弘的任何消息,更是不见其人,等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