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曹爽遂愿独揽朝权,司马懿密潜装病。(3/6)
片苦谏。
曹芳看得明白,若果再这样闹将下去,只怕对这些老臣不利,老臣们虽参的都是事实,然曹爽却也真的不是几个老臣就能参倒的。
罢,罢,罢,只议司马懿军权,不议曹爽之事,则可让这些老臣无性命之忧。
“就依蒋太尉之议,恢复司马懿官职,替朕监管军事,以太傅威名再平边关。”
天子曹爽芳,遂封太傅司马懿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以此解三位老臣之危。
封毕,天子曹芳知道,再闹将下去,他也无能为力,即刻让太监宣了退朝。
皇帝曹芳都退朝了,曹爽又能如何?只得从长计议。
自早朝后,曹爽便就把蒋济军权削弱、王观调任太仆,高柔日子自然也不好过,从此虚职而已。
然蒋济一参,却是让司马懿重掌军权。
司马懿重掌军权,曹爽就会相让吗?
不一定。
蒋济参本曹爽不久,清河、平原二郡因为地界之事发生械斗,参与械斗的双方死伤近二十余人。
清河、平原二郡均属冀州,械斗调停之事自然有冀州牧负责。
而担任冀州牧的,是孙礼。
曹叡驾崩前,曾任命孙礼担任大将军长史、散骑常侍来辅佐曹爽,然孙礼颇为正直,处处与曹爽擎肘,曹爽一怒之下,便就找个理由把孙礼打发到冀州去做冀州牧了。
孙礼认为械斗之事既然因了地界而起,如果找个地界依据,自然容易裁决,平息械斗之事。
先帝曹叡主政之时,曾主持过地图勘察事宜,所成地图清晰明白。
孙礼遂以先帝曹叡之图,支持平原郡主张。
然孙礼恐怕事不周全,便于大殿之上凭图而奏,得到司马懿认可。
然在司马懿认可之时,曹爽却是驳了司马懿,以先帝所勘地图因受地理形势所限,边界模糊,必不能用为由,支持清河郡。
然孙礼却是坚持司马懿见解,一步不让,并于大殿怒言:若果不依先帝之图公道判定,愿辞官。
曹爽见孙礼持司马懿见解冲撞自己,恼羞成怒,以劾大不敬之罪把孙礼收监,判定五年。
司马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孙礼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