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她只能做备胎(2/4)
婆做饭去了,今晚先在我家对付一口。待会村里那几个干部都会过来,我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
“这样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考虑到错过这顿饭,今晚可能得饿肚子,陈长安只好笑呵呵地应承。
“你先坐坐,我去安排一下。”
马主任拿了几张竹椅放到门口小院,回头又去抓了一只自家养的土鸡,拎后面厨房去宰杀。
没人聊陪,陈长山只能坐在小院抽烟。
想想村里有许多老人都是这种常态,每天独坐在家门口望着大山发呆,陈长安这心里便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同样是孤独。
但这村里没有李白笔下那种“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意,这里只有青年外出务工,家中老小望眼欲穿的无奈。
怎么让这个村子富起来?
怎么让那些背井离乡的青年都回到自己的家乡?
这一系列问题徘徊在陈长安的脑子里,想来想去,茫无头绪。初来乍到,他实在想不出这个穷山沟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等到晚上开饭,村里的几个干部齐聚一桌。
在互相认识之后,陈长安开门见山地问:“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你们没向镇里反映过?”
“反映过。”
马主任给陈长安倒了杯酒。
坦言道:“市里面去年就开始搞‘村村通’工程,说要对所有行政村进行路面硬化改造,这些政策我们都知道。”
“那你们村为什么还是老样子?”陈长安问。
马主任道:“每次去反映,镇上都答应得好好的。但每次拨款一下来,都轮不到我们村。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也没办法。”
“现在陈书记来了,他肯定有办法要到工程款。”
村里的会计毛有财,笑眯了一对小眼睛,仿佛已经嗅到了人民币的味道,端起酒杯便敬陈长安。
在座的其他村干部也跟着献热情。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从修路扯到各种补助款,一下子就把“大能人”的高帽子死死地扣在陈长安脑袋上。
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只要他“陈书记”出面,没有申请不到的款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