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前后为难(5/6)
见肘。去年军费被砍了三分之一,军费不齐,更不用提作战所用的驰车、革车、甲胄矢弓等。由此观之,国库里也是没钱。”
徐青莺有些惊愕方老太爷竟然也跟着这帮小家伙们凑热闹,笑得有些无奈。可又想到方老前段时间受了学生离世的打击,这两日精神才好些,徐青莺只能任由他去了。
徐慧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那钱去哪里了,贪官手里了吗?咱们大周朝有这么多的贪官吗?”
“是啊,徐六,你快给我们讲讲——”
“所谓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现在大周朝的学士们普遍认为社会的财富总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国家的收入和百姓的收入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言下之意则是国家富饶了,百姓则必会穷困。百姓若富有了,国家就会穷困。”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钱珍娘环顾四周,便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姑娘,你的意思是不是大周朝的钱是不变的,要么在国库里,要么在百姓手里。国库钱多了,百姓们手里的钱就少了。”
“对,正是如此。”徐青莺投以赞许的目光,钱珍娘一颗心一下噗通的跳了起来,在众人的注视下羞红了脸。
“可是我却认为社会财富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数,而是可以通过价值创造行为来不断增加。只要朝廷通过适当的国策来引导这种价值创造,就可以新增更多的财富来满足国用,而不必从百姓身上攫取财富。”
说到这里,方老先生身子一僵,盯着徐青莺的眼神一亮!
“所谓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所以可以说,国家的富足依赖于天下人民的富足。但想要使天下人都富足,必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我们要学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使国家和人民都富裕起来!而不是在有限的存量财富上进行分配调整。”
韩汝清比方老太爷更快站起来询问,“那敢问徐姑娘,怎么才能在现有的资源上面创造更多的价值呢?”
徐青莺沉吟片刻,“理论上来说,我觉得要想一个国家变得富足,无非是三个积累。一是资本积累,二是技术积累,三是管理体系积累。”
方老先生蓦地站起身来,声音振聋发聩,“何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