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家住什刹海!!!(3/8)
谁也想不到,她曾经是家世显赫的大家闺秀。
18岁的那一年,就读于辅仁附中的她和在中医学校的读书的一位望族子弟结婚了。
俩人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举行的是新式婚礼,白老太太当年穿着婚纱,坐着汽车,证婚人是位居高位的政要名人。
刘之野见过白老太太年轻时的照片,清秀的面庞,摩登的卷发,淡雅的花旗袍,没有出众的美丽,却是一望而知的贤惠。
白老太太从养在深闺的大小姐变成了豪门中的少奶奶,19岁那年她生下了唯一的女儿。
此后的半个世纪,他们一家和所有的人一起,经历了战乱,经历了家族的崩溃与离散,经历了……,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刘之野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成了一个最典型的燕京胡同老人,清贫却毫不世俗,为人处世极其周到,说话左右逢源,妙语如珠,最难得的是她的幽默感。
提起往日繁华,她会不经意地说:“可惜逃难时我那一屋子的貂皮大衣和金银首饰……”
而此时她那双少奶奶的手,因为一生劳作,已经变得非常粗糙,骨节粗大,指甲龟裂。
探望完街坊邻居们,刘之野一家人没有立即回到刘家庄,而是回到了什刹海边上的一处二进院子小居几天。
这处院子常年有专人服务,刘之野跟甘凝两口子有时候因为工作也会住进这处宅子里。
刘家在京城里有许多套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但是这一处的环境比较让刘之野满意。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
在燕京的核心区,就有这样一片水,曾是明清两代京城规划的核心——什刹海。
老舍笔下曾描写道:“柳林环堤,千顷荷花、芦苇丛丛、水鸭为群、蝉声鼎沸。”
什刹海毗邻燕京城中轴线,也是燕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
这什刹海的名字传说还跟沈万三有关!
话说,这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什刹海是为了解决修建北京城的银两,才挖出了什刹海。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登上皇帝宝路,迁都燕京。
当时战争刚刚平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