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深化军改,学员参战!!!(3/8)
需求的总体改革方案。
打破旧体制,试用新体制,设置新科目。
对培养对象以一种专业知识为主,兼学其他专业知识。
使毕业学员既能胜任一种专业职务,也能胜任其他专业职务。
达到会指挥打仗、会组织训练、会管理教育、会做思想工作的“一专多能四会”目标。
教学课程设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参谋业务、车辆驾驶、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指挥、电化教学、军事管理学、军事运筹学、军事教育学等12个学科。
扩展了军事理论、外军研究、军事气象、军队政治工作、基层带兵、教学法等新内容。
并按学科化原则改造了课程体系,变过去的单一步兵专业为以步兵为基础,融炮兵、高机、参谋业务在内的新的合成指挥专业。
使学员形成以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共同知识为基础,
以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指挥、军事管理知识为主体,
以合成指挥专业为轴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正当学院要全面实施改革方案时,新的矛盾出现了。
在具体规划教学内容的时候,各系教研室主任开始为课时争执不下。
谁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都想多争一些时间多设内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新的人才知识结构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新学科,然而学制和课时是固定的,不能增加和延长。
这课时之争不能解决,突破性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
时间之争的实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如果停留在旧的办学思路上,就很难走出这个怪圈。
院长老罗召集教研室主任们研究人才知识结构,分析各学科的位置和比重,要求大家站在全局上看问题。
传统的课时观念一经打破,人们的眼前豁然开朗。
各学科按照“综合归纳避免重复,删旧增新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内容结构和训练方法,压缩了大块时间。
经过长久论证,一份份体现“短周期、高效益、低消耗”的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完成。
经过综合平衡,一个新的体现高层次人才培训标准的大纲产生了,
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