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讲规矩那就讲三杨!(2/4)
汤昊确实太过难缠了些!
三杨现在就成了他汤昊用来攻讦文臣缙绅的利器!
只要文臣缙绅一提什么“祖宗成法”,一提什么“宗法礼制”,他汤昊就用三杨来还击!
偏偏刘健还不好说什么,毕竟三杨炳政期间,可是没少做一些僭越神器的事情!
眼见无人回答,汤昊顿时就笑了。
“怎么?”
“无言以对了?”
“汤昊!”李东阳再次开口,道:“汤家未能袭爵,这是英宗皇帝陛下亲自下的圣旨,既是四十余年不曾准袭,因此而罢之;先帝爷同样也说过,信国公封爵世远年久,既皇祖有旨,不准袭爵!”
“此事早已经盖棺定论,乃是因为年久才失爵,你汤昊此刻将旧事重提,这是在质疑英宗皇帝和先帝爷吗?”
不得不承认,李东阳确实很有智计。
他懒得跟汤昊争辩什么,为何汤家不能复爵。
这样争辩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汤家不得复爵的原因太多了。
事实上在靖难之役结束后,改朝换代的永乐皇帝对于洪武朝勋贵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打压手段,包括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凤翔侯张龙等人在内的爵位都在那个阶段失传。
嫡长袭爵!
这确实是规矩!
可是最先没有遵守规矩之人,可是你们文臣缙绅!
人老汤家一直保存着世袭诰券,也从未触犯过大明律令,不像是其他开国元勋那般以罪夺爵。
既然如此,那朝廷为何不给老汤家复爵,甚至直接给人世袭国公废掉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文臣缙绅使的一些小伎俩罢了。
汤和信国公的诰文之中,明确写着“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禄”。
食禄三千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大明一石禄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即三千石就是三十六万斤,三十六万斤就是一百八十吨!
而官价为一石米价值白银一两,实际上一石米在民间市场约为二到三两,所以三千石禄米折算下来就是六千到一万两雪花纹银。
这就是一个世袭国公的年俸!
朝廷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