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持续实地考察(3/4)
术,做到复制与改进。”
沈旭东说到这儿也顿了顿,这些改革都是高新区即将开展的动作,也不用藏着掖着,提前透露还能让各个厂能有些心理准备。
“关于资金问题,区里哪怕市里都不可能一次性补助你们五千万购买生产线。如今市里乃至省里的大方向就是“民营化”,也就是靠你们厂自己。”
“不过我倒是能帮你们厂里联系市里的几大银行,让你们能依靠厂房做抵押,贷出这笔用来购买产线的资金。”
事实上,后世“双鹿”这个品牌也还存在,沈旭东记得虽然不比南孚,但经营的也算是可以。
虽然不知道后世这厂是怎么撑过最难的时候,大概率不是合资就是借贷。
但既然能撑过去,说明必然有独到之处,这笔钱在改革后,由银行出面借给电池厂,他还是能做决定的。
陈厂长起初听到市里不能给钱,脸色就先是一暗,但听到能从银行借钱后倒是又立刻恢复起了神采。
从银行借贷风险的确巨大,并且怕是后边已经是民营化才能借款,但起码有搏一搏的资本,若是想现在这样怕是只能等着倒闭然后自谋生路。
哪怕他这个厂长提前活动关系跑路,也就是去其他厂或者在政府混个低两级的闲职,这对他这种一辈子扎在电池厂的厂长有什么意义?
沈旭东从电池厂出来后,又去了隔壁的海天塑机厂,也是家六十年代的老厂。
经营状况要比电池厂好的太多,在第一届宁贸会时,厂里就已经可以做到出口注塑机,是真的具有较为先进的塑料机械工业技术。
目前的注塑机已经能出口到米国,欧洲,东南亚等接近十个国家,发展是一片大好。
除了本身资金还不足,无法扩大产线以及规模外,在技术以及发展上制约不大。
沈旭东对于这厂后世也有了解,妥妥的大集团企业,在塑机与精工方面是一路长红,并且还在港岛成功上市。
是不是就这么单纯的民营化有些亏啊,而且就目前厂里的规模和净资产,光靠他们厂里的职工可吃不下。
这后世铁定的大集团,在如今的发展只是缺个资金的助力,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民营化的同时,放开社会募股,或者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