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初识高新区(3/4)
平平。
当然高新区管委会可不止这位何冰同志优秀,事实上每一位领导班子的履历都十分扎实。
跟他当年在天门县查看几位领导干部工作经历时的感受完全不同。
天门县的领导干部大都从县里的基层上来的,实在能写的经历不多,更多的是偏向乡镇或者某些部门的一些具体内容,甚至有些领导连可写的都没有。
高新区管委会,可能是实际成立也没几年,反正每一位领导班子的履历都很丰富,包括在调入管委会前也一样。
作为目前管委会实际上的第一副主任,项伟强,项副主任同样经历不俗。
项副主任今年42岁,高中毕业,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实际在他当时那个年代,高中已经是顶峰,大学统一是工农民兵大学,主要靠推荐入学。
所以项主任学历不足为奇,不过他目前倒是在修宁州市委党校的本科学历,相信很快学历也会成为本科。
项主任在担任副主任期间,表现的也十分抢眼,参与宁州市大型国营企业的搬迁,包括宁州铜业公司,以及化工厂,并且主持过宁州市炼化石油公司的企业内部改制。
担任副主任前,还担任过翁州市卫海区委副书记,主持过翁州港口的建设,也是目前国内十大港口之一,甚至隐隐稳居前三。
剩余的几位副主任以及组织部长和计委书记,都各有过非常抢眼的履历和表现。
可以说这些干部哪怕当时不来高新区,也会有比较不错的发展,但可能正是因为来了高新区,如今才能顺风顺水级别一路攀升。
沈旭东对比这高新区,不由的也想起了自己当年组建的奉玉市工业区。
果然这种新的经济开发区,还是年轻人的天下,别看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9岁已经不小。
但这要是放到厅级的领导班子,哪怕是处级的领导班子也不可能,有些县处级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哪怕才45岁都可以称得上年轻。
沈旭东觉得可能还是年轻人更富有冲劲,对工作与新鲜事物更加热情。
他当年组建奉玉市工业区时,主要也都是进的一些年轻人。
而且类似工业区或者高新区这种开发区,在最开始设立时,谁都不知道今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