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不好的预感(2/3)
黄包车。
“先生,您去哪儿?”车夫一边拉车一边问道。
叶长青说道:“你拉着我四处转转,今天你的车我包了,给你两块大洋,外加一顿午饭,如何?”
车夫立马答应道:“行!”
坐在车上的叶长青任由车夫拉着往前走,他却陷入了沉思。
周豫山刚才的态度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前世看过这位的着作,在好几篇文章当中,周豫山都认为中医是传统文化,是封建旧糟粕,一直是持以批判的态度,但最早的一篇也是发表在1918年,离现在还有五六年呢。
再说了,如果说这位狂人是受新文化运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但也还没到时间啊,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一直到1923年,现在才1913年呢!
周豫山虽然在其早期的文章中多有嘲讽中医的言论,但他的日记中经常记载他同时也在读一些中医古籍,而且他在日记中经常有记录他患病的情况,比如就仅仅1913年期间,1月、2月、3月、5月、8月、10月、11月、12月他都有患病的情况。
可见周豫山因为体弱多病,时常受到病痛的折磨,日记中经常记录有他自己“胃痛”、“神经亢奋”、“头脑岑岑然”、“齿痛”、“头痛身热”、“咳嗽”等词句字眼。
1914年、1915年、1923年和1927年,他都有购买一些中医典籍进行学习,他不仅在书局购买中医典籍,还自己修补中医书籍。
可见,周豫山购买这些中医书籍并非是为了批判而下功夫的。
而自从1930年以后,就很少看到他在文章中批判中医了。
花了一天的时间,叶长青在京城几处着名的景点逛了一圈。
傍晚回到六国饭店时,凯瑟琳已经从协和医院回来了,此时她正坐在一楼大堂的休闲区喝着热咖啡,同桌还有一个年轻的洋人绅士。
正在听着对面洋人绅士说话的凯瑟琳看到了从大门外走进来的叶长青,连忙说了一声抱歉就起身快步向叶长青迎上去。
“叶,怎么才回来,事情办得还顺利吗?”
叶长青拿起凯瑟琳的手吻了一下,说道:“不是很顺利,负责此事的官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