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左右为难(2/3)
静下来,他望着刚丢在脚前的纸团,忽然想到了什么,悠悠问道,“这纸……也是赵骥造的?”
刘放赶紧回答:“是的,据细作回报,此纸名为汉寿侯纸,是赵骥小儿未得势前为了讨好关羽的女儿捣鼓出来的”。
曹叡轻轻嗤笑一声:“哼,西南僻野的乡人不识天时礼仪,这种方技倒是懂得不少,嗯…卿等可知我大魏有没有擅长方技的人呀?”
“那自然是有的”,刘放答道,“给事中扶风马钧素有天下名巧之称,曾制指南车、发石机、龙骨水车等物,看过之人无不称赞叫绝,望陛下茁拔信用”。
曹叡手一挥说:“晋升马钧为将作大臣,专门为军中打造军械,务必不能输给蜀人”。
孙资见皇帝此时已经不再生气,连忙进谏道:“依臣所见,赵骥这次出兵箕关、壶关应该是为了策应贼将诸葛亮稍后攻打陇西,听说骠骑将军长子在箕关战败后生死不明,陛下宜下诏抚慰,令其继续牵制赵骥不得西顾”。
曹叡点点头:“爱卿所言甚是,你替朕拟诏吧,另外再让阿苏领一万冀州兵去并州增援仲恭”。
阿苏是曹叡对骁骑将军秦朗的昵称,秦朗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儿子,秦宜禄曾作为吕布的使者去找袁术请求援兵,就把秦朗和妻子杜氏留在了下邳,结果曹操攻破下邳后把杜氏收入了自己府中,也把秦朗养在身边。
秦朗虽然高出一辈,其实年龄只比曹叡大上几岁而已,两人小时候常在一起玩,关系非常亲近,曹叡私下不直接叫秦朗的表字,仍习惯性地用幼时的小字来称呼他。
毋丘俭是曹叡破格提拔的,当时就有不少士族老臣提出反对,现在毋丘俭兵败丢了壶关,整个并州门户大开,朝议时少不得又是一场吵闹。
曹叡对自己看人的眼光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他重用毋丘俭不光是因为那是他的心腹近臣,更因为他觉得毋丘俭是有带兵打仗的能力的,起用秦朗也是同理。
只要能把毋丘俭、秦朗这些年轻的心腹近臣在战场上磨练出来,只要能保证军权不旁落到世家大族的手里,不过输一场仗而已,值得什么,再说了,那些所谓的名士们推崇备至的司马懿不也输了吗。
……
涑水茅津北岸的汉军大营中,还在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