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孙权称帝(2/3)
,然后派人快马送往汉中。
信送出后,赵骥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来到这个乱世后,他就一直在南北战场上征伐不休,现在终于可以偷闲享受下生活了,于是带着关嫣在成都附近四处游玩起来。
正自快活间,关兴火急火燎地专程来找赵骥,说是丞相有给赵骥的私信,他不敢耽误,赶紧着就给送过来了。
赵骥拆信看后,哈哈笑道:“安国,你弃了官职来跟着我,可曾后悔过?”
关兴还没回答,关嫣俯在赵骥怀里轻轻捶了一下:“说什么呢,你是安国的姊兄,一家人后悔什么”。
“那也不能委屈了安国”,赵骥伸手在关嫣脸上捏了一把,“安国在我身边领兵参与了整个河东之战,表现不错,我准备先委他参军之职,授兵三千,等立了战功再正式向朝廷举荐出任将军”。
参军?关兴先是一愣,随即回过味儿来:“唉呀,丞相这是同意姊兄开府治事啦?”
“不仅是同意我开府了,还叫我抓紧回关中去,东吴那边可能会有异动,丞相让我防着曹魏趁虚来攻”,赵骥收敛起笑容,“孙权大概是要称帝了”。
东吴的石亭战役和赵骥的河东战役几乎同时打完,曹休深入吴境,在陆逊、朱恒、全综的前后夹攻下大败,光是阵亡数就破了万,还有大量士兵失踪或被俘,要不是贾逵及时率兵跟进接应,只怕曹休自己都不一定逃得回来。
战败后,曹休一病不起,损失惨重的曹魏也暂时失去了在东南方向主动进攻的能力,只能被迫转入防御态势。
解除北面的军事压力后,孙权的心就痒了,他派出使者以向盟友通报战果的名义到了成都,言语中不经意透露了登基称帝的意思。
此事涉及重大外交,马良一面稳住东吴使者,一面急书请示诸葛亮。
消息一出,成都立刻就炸开锅了。
蜀汉不少大臣都有父兄战死在夷陵,对东吴可谓是国仇家恨加在了一块儿,纷纷群情激愤的表示应该断绝与东吴的盟约,那些没有亲友死于东征的也大多义正言辞的表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绝不可与孙权苟合。
李严更是抢在诸葛亮表态前上书,说自己身为骠骑将军,愿意领兵出征讨伐孙权,请求朝廷增兵江州,一时间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