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诸葛二伐(2/3)
诸葛亮看着杨仪眼里突然没了光,自然猜得到他的心思,于是笑笑说:“张合善战,昔日先帝争汉中时深以为忌,我若与其争陇西,实无必胜之算,倒是武都、阴平二郡于曹魏而言不过鸡肋,张合必不至于出动主力与我决战”。
“上次北伐失利后,李严就借替赵骥表功而质疑相府掌军的正当性,我们眼下需要的是一场必胜之战来正名,至于陇西和凉州嘛,在失去关中补给的情况下,时间拖得越久,魏军就会越虚弱,早晚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杨仪听了这才释然,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和赵骥的战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来不少非议,是呀,是该先打个胜仗再说,哪怕是场小小的胜利也行。
杨仪想通后就乐颠颠地跑去筹划后勤了,诸葛亮望着他的背影暗暗摇头,杨仪业务能力很强,但极度缺乏用政治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所以他只能扮演执行者的角色,无法胜任决策者,可偏偏杨仪又自视甚高,要是将来……唉,头疼啊。
一切准备妥当后,诸葛亮率兵大张旗鼓进入祁山道,把祁山堡重重围困后发动猛攻,张合闻讯后亲自提兵南下解围,诸葛亮见张合来援,于是放弃围城缓缓而退,祁山堡守将魏平领兵来追,却被诸葛亮设伏于半道射杀。
射杀魏平后,诸葛亮没有收兵回汉中,而是转道朝西,急行军进入武都、阴平二郡。
先前,护军将军陈式已经率领偏师在二郡与郭淮对峙,听说诸葛亮带领汉军主力赶来参战后,郭淮毫不犹豫的就带兵撤退了,把武都和阴平让了出来。
获胜后的诸葛亮非常高兴,他指派杨仪设立官衙恢复统治,安抚好当地的羌人和氐人,然后准备上书向朝廷报捷。
就在这时,蒋琬从长安发了一封战报:赵骥重创魏军禁军主力,阵斩魏大将军曹真,收复河东郡。
蒋琬之前和赵骥联名向诸葛亮汇报过攻打河东郡的方案,诸葛亮是知道的,也同意了。
河东郡距离洛阳太近,洛阳的曹魏禁军随时可以出动支援,诸葛亮不认为赵骥有太大的胜算,他之所以批准出兵河东的计划,主要是因为赵骥的主动出击可以吸引魏军的注意力,就算拿不下河东也能配合自己收复二郡的作战,为此,他还回信特意叮嘱不要浪战,能牵制住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