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江东之难(2/3)
起来。
“这……主公,这信从何而来?”
原来,这封信是孙辅写给曹操的密信,通过密信的内容得知,孙辅对孙权继承基业极为不满,便与曹操结交。虽然信中字里行间都没有谋反之意,但其意图谁都看得明白。
这孙辅是孙坚长兄孙羌的次子,孙羌早死,孙辅自幼由孙坚带大,并跟着孙坚南征北战。孙权继承基业后,原本陈飚也想联系并策反孙辅,但后来放弃了,因为在皖城,他误杀了孙辅的兄长孙贲。想不到,曹操代劳了。不过,曹操既然能联系上孙辅,必定也会派人联系孙河、孙翊等人。
“大兄死后,本侯继承基业,朝廷自然派人前来,这封信便是孙辅所写,欲转交朝廷派人的人,被他人得知,截获这信,交到本侯手里。”孙权虽称有人拿到这信,却并未解释是谁拿到信并告密。
张昭精于察颜观色,又善于处理人情世故,也没有多问。
“孙辅所为,已是死罪,然他乃本侯从兄,亦是大兄信任之人,本侯若治其罪,则必引起宗族之人不满,以为本侯借机铲除异己。大兄临死之前曾交代,江东诸事,外事不决乃问仲兄,内事不决乃问张公。”
“此事重大,是以本侯才将张公从秣陵召回吴县,希望张公能教本侯,该如何处理此事?”
张昭沉着冷静,思考了一番,才说:“这孙辅在孙氏族中地位特殊,又得主公兄长的信任,其兄已死,如若主公处罚于他,确实对主公的名誉产生不利的影响。若不处罚,不足以震慑他人。”
“此事不宜公开,只能私下处理。主公可将孙辅召来,迫其认罪,再将孙辅身边所亲信之人或门客处死,以儆效尤,孙辅必会害怕。就算他仍有叛乱之心,其亲信已死,亦是无能为力。”
“若主公担心仍不能震慑族人,可将昭义中郎将召来,昭义中郎将乃主公这一脉中的最长者,一向支持主公,可利用其身份约束族中年轻者。”
昭义中郎将就是孙权的叔叔孙静,自从合肥战败之后,孙静已经很低调了,几乎不理诸事。孙权继承基业后,将其任命为昭义中郎将。
张昭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后,孙权连连称赞:“张公之计妙哉,族内处理,不影响我孙氏权威,又能震慑族中之人,可行!哈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