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这是ai?和人有什么差别!(4/6)
纪弘的思路也是越来越开阔,最终,他在自己的笔记里写来了这么一条结论:
【资料获取所用的时间越短、接受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本身的记忆。】
……
会议仍在进行,而所有人的工作汇报都已经到了尾声,工作进度已经同步,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都已经分门别类的罗列出来了。
而接下来,就是纪弘出场的时刻,他此来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解决罗列出来的这些问题的,而是介绍ai怎么帮助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实验,进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叫授之以渔。
“说实话啊,你们在说什么,我一点儿都没听懂。”纪弘一开口就表达了自己是个外行这一层意思:
“我的研究方向是ai,其它的东西,包括你们所说的什么机器人啊,通信啊之类的,略有涉及,稍微深入一点,我是完全不懂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纪弘说道:“你们也知道,刘向东院士带队113天成功研发euv光刻机,不可否认,他有很大的功劳。但,ai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更加的不可忽视。”
纪弘这么强调ai的作用,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甚至觉得他说的保守了。
刘向东谁啊?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控制科学家,主要从事系统控制科学的研究!这批人当中,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
但即便不认识,内网一查,也知道刘向东主要是做什么的。
要说他113天研发euv光刻机?全是他的功劳,开什么玩笑?
我上我也行!
唯一的解释就是ai了!
尤其是卷耳智能科技给这边通报了135n极紫外光源的情况之后,他们迅速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ai的判断一点儿都没错。
而这也是他们将纪弘邀请过来的根本原因。
ai能够发现并解决极紫外光源的问题,用偶然来解释是肯定说不过去的——你发现了一个现象,是因为一个操作失误,这可以说是偶然。
但是进行了十几万次的实验解决了一个问题,那肯定不能说是偶然的,那一定是具有了这方面的能力。
“挑一个问题现场试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