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笑傲江湖(昭武十诏)(1/7)
二月初二。
寅时正刻,紫禁城笼罩在浓稠的夜色里,惟有宫道两侧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在青砖地上投下摇晃的影子。
值夜太监裹紧黑色棉袍,手持铜锣疾行,铜锣声在寂静的宫墙间回荡。七十二口铜缸前的冰面已被凿开,露出黑沉沉的井水,井口周围结着白花花的冰碴。
奉天门外,八百礼官分列御道两侧,头戴乌纱描金帽,身着赤罗服,手持鎏金托盘。盘内玉圭、玄璧、苍琮三礼器按“天圆地方”规制摆放,玉圭朝东,玄璧面北,苍琮镇南。
每个礼官都挺直脊背,双手稳稳托住托盘,手臂肌肉绷得紧紧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赤罗服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工部主事捧着《皇明礼制》,呵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白雾。他眯起眼睛,仔细核对祭器方位,突然脸色一变:“圭首偏移半寸!快调!”两名小吏立刻奔上前,一人拿着尺规测量,另一人小心翼翼地调整玉圭角度。两人的手指冻得通红,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按洪武旧制,登基日玉圭必须正对启明星方位,稍有偏差便是大罪。
乾清宫丹陛前,二十四名鸿胪寺赞礼官正在演练仪程。为首的老赞礼官须发皆白,身着深紫色官服,手持榆木戒尺,目光如炬。盯着年轻礼生的动作,突然暴喝一声:“停!”
老赞礼官快步走到一个礼生面前,戒尺重重敲在对方脚边:“捧诏转身须先迈右足,三步一停,错半步便是大不敬!重来!”
“是!”
年轻礼生额头冒出冷汗,连忙后退几步,重新开始演练。
卯时正刻,太庙前的广场上早已忙碌起来。九重汉白玉阶洒满粗盐防滑,盐粒在晨光中泛着细碎的光。
天光尚未完全刺破云层,易华伟立在太庙汉白玉阶下,玄色冕服下摆扫过阶前粗盐。十二道冕旒悬在前后冕板,每道旒串着十二颗青玉珠,随着他抬手整冠的动作,珠串相撞发出细碎清响。
这套十二章纹冕服重逾三十斤。上衣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金丝勾勒的龙纹张牙舞爪,爪心嵌着的东珠在晨光中流转冷芒;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赤色丝线绣的火焰纹从腰际蔓延至下摆,每道火苗都用孔雀翎毛细细勾勒。腰间玉带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