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笑傲江湖(新历 二)(5/7)
桂猛地拍案:“消息若走漏半点,提头来见!”
起身在地窖里来回踱步:“告诉军师,准备二十辆马车,装满硫磺硝石。”
夜深了,朱求桂站在地窖门口,望着天上一轮弯月。寒风呼啸,他裹紧披风,低声道:“成败在此一举。”
……………
通州云烟阁三楼密室。
十二扇檀木窗紧闭,铜盆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将室内照得忽明忽暗。
十二名笔帖式正伏案疾书,狼毫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案头堆满各地分号送来的密报与空白话本。
总编撰赵文礼站在长案前,手中朱笔悬在半空中。低头看着三张密报:
西安分号传来的记录显示,华山派弟子在瘟疫区施药,有人发现药渣排列成‘伟’字;扬州分号的报告里提到,漕工在运河上目睹青衣侠客踏浪斩蛟,腰间玉佩刻有‘华’纹;泉州分号则说海商遇台风时,被一艘绣着北斗七星的帆船引航。
“这些素材都要用。”
赵文礼将密报按在案上:“西安的瘟疫改成大旱,药渣改作井水浮现‘岳’字;扬州的蛟龙换成江匪,玉佩细节保留;泉州的帆船……添个沉船宝藏的线索。”
说着,转头看向最年轻的笔帖式:“小李,把万历二十三年黄河决堤的邸报找出来。”
笔帖式们迅速行动。有人翻找档案,有人研磨润笔,密室里只有纸张翻动声。一名笔帖式突然抬头:“赵先生,潼关旧事的时间线对不上。”
“改。”
赵文礼不假思索:“把八百流寇改成三千倭寇,加上‘剑劈城门救妇孺’的细节。倭寇首领用万历十五年蓟州战役的真人名,增加可信度。”
他指着墙上的大明舆图:“在话本里标注倭寇登陆地点,就说朝廷讳莫如深。”
“注意节奏。”
赵文礼走到一名笔帖式身后,看着对方写的初稿:“先写民间疾苦,再引出神秘侠客。每章结尾留个钩子,比如侠客腰间若隐若现的‘岳’字佩玉。”
说着,拿起另一张纸:“把这些童谣加进去:‘北斗亮,华山青,岳字大旗指天明’。”
突然,门外传来暗号敲门声。赵文礼打开暗格,取出一份盖着东厂印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