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可恨!实在当诛!(3/4)
楚,这看似不值一提的细盐提炼技术,对于大康朝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竟是激动得眼角点点泪光。
哪还丝毫迟疑,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声音颤抖,朝景隆帝一躬身,“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还有那王修,这是为大康朝,立下了千古奇功呐!次子,绝对堪称是大康的福瑞呐!”
“臣谏言,如此盖世奇功,朝廷当重重赏赐,才不至于寒了人心呐!”
可没想到,景隆帝只是笑笑。
摆了摆手,“爱卿先别急着为那王修请功,先再瞧瞧这个。”
随即,却又从那一摞奏章的夹层中,取出一张纸来,“这是前几日,那王修小儿,与太子闲聊时,无意间提起的……”
“关乎大康取仕制度的一番言论,整理出来,便是这些!”
陈无相一阵疑惑。
仪态恭敬接了过来,只粗略读了读……
可顷刻间,更是脸色剧变,彻底惊呆了。
景隆帝又只是笑笑,“朝中重臣,朕能信得过的,也就寥寥几人……”
“可这番言论,朕也只敢给爱卿你看看。否则,要是传了出去,难免生出乱子!”
“说实话,如今大康的取仕制度,诸多弊端,朕又何尝不知道?”
“每年,仅仅通过官员举荐而入朝为官的,便占了七成之多!长此下去,难免会步了前朝衰帝的后尘,权臣把持朝政扰乱朝纲,从而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
“朕只是没料到,那王修,一小小赘婿,身无一官半职,竟也能看得如此透彻!”
陈无相没说话,脸色几分忧虑。
景隆帝有些疲惫揉了揉眼睛,才又小声呢喃道,“说实话,这几年,朕也一心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只奈何,这举荐制乃是前朝便传下来的,牵扯的东西太多!”
短暂停顿,却是一声感叹,“说实话,刚见到那王修小儿这番言论时,也是惊得一身冷汗呐!”
“虽然他所提出来的谏言,什么取消小秋闱,兴科举,提振民间教化,国库与地方州府出钱,激励底层百姓家的孩子读书……”
“略显稚嫩了些,可让朕,却是耳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