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宋高宗 康王赵构(2/4)
他懒得看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端王,抬手唤人将他押下去,待天幕结束后带文武百官一道观刑,万幸此世赵佶还未有子……
帝王思索片刻,又忆及天幕再三说过这个弟弟的书画与字,教人端墨给赵佶日日抄写“靖康”,到死为止。抄下的笔墨皆被赐给朝中素来主和的臣子们,让他们将端王字迹悬挂堂前日日看着——看他们的“永结两国之好”与不够硬的骨头会换来什么。
·
徽宗大权在握多年位面的赵佶耗费许久终将皇位甩给太子,正想溜走,却被赵姓宗室与近臣们结结实实捆了起来。
天子如此,手下人的德行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在蜜糖与享乐中失去了正常的羞耻心,并不在乎耻辱,也不在乎百姓的哭声,哪怕知道国难当头,第一反应也是跑,不和皇帝一同被俘便是,但坟冢陵墓这样的存在却重要。
帝陵皆被发,其他人的又待如何?在座之人年纪也不小了,没人能保证靖康时自己不是一把黄土,祖坟又没法迁走,如今听旁人要动两京的坟冢,终于有种火烧自身之感。
一时间宫外百姓的呼声也听得见了,皇帝与太子的荒唐也看得见了,众人逮住二帝,聚在一起商量再迎哪位登基。
但百姓呼声越来越近,水一样漫过宫墙,淹没的不仅仅是首恶,而是所有污泥。
【在我们讲述徽钦时,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皇子康王,未来的宋高宗赵构。在金人要皇子与重臣做人质时,哥哥指派他,他是“慷慨请行”,还和哭哭啼啼的张邦昌说这是我们男儿该做的,别这样。
到了金国人那边表现也不错,有些宋人笔记中这一时期的康王那真是怎么看怎么不像他爹亲生的,完颜家人都诧异,莫不是假的亲王吧,退货,给我换个正品来。
乍一看很勇敢,和父兄完全不一样,大家都以为康王殿下是歹竹出好笋了,结果史书往后一翻,看赵构登基后的操作,主战派臣子大概想翻白眼:这才几年,在你们老赵家上三次当了,真是当当不一样,每次都是新的崩溃。
咋说呢,如果将赵顼比为一个黑白均匀的太极八卦图,那哲宗大约遗传了全部的白,而赵佶就是令人绝望的一片漆黑。又因为当爹的基因已经这样了,他的儿子们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