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2(2/4)
援不至两件罢了,不是做臣子的本分,谋反一事,实乃子虚乌有。”
【认为他没有谋反只是被找个理由杀了的人也很多,大部分人认为《史记》关于这一段的记载有点扯,怎么看都不是韩信干出来的事儿啊。
就像与陈豨谋这一段吧,大家觉得这说的话就很ooc,后面做的计划也不太符合人设。谋反这种事要的就是出其不意,结果他俩先秘密谈话,后面韩信又和家臣商量,商量完了还没有立刻实施,给了别人告密的时间差。
作为兵仙,难道不明白“兵贵神速”的重要性吗?整个计划看上去错漏百出,和韩信的个人能力根本搭不上边。
还有一个因素,韩信性格之犹疑。
前面说过,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天才与政治方面的无力几乎缠绕其一生,前期他对刘邦表皮下的冷然并无察觉,钟离眜死后困居长安,他大约确实心灰意冷,屡屡称病,但并未彻底放弃幻想。
就像下属劝说他他却惦记那些薄恩,未曾自立也未曾增援;像刘邦伪游云梦,他不敢来见又自以为无过,他在战场上如何果决,在这些事上便如何犹疑。
韩信放不下那些幻梦。
而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
陈豨谋反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他诸侯王也蠢蠢欲动,最后波及范围很大。
韩信死,与他同名的韩王信反叛攻汉;
征陈豨时天子要求梁王彭越发兵,彭越只出兵士,自己称病在家,后被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吕雉介入,夷三族,将其制成肉酱分发诸侯;
燕王卢绾勾结匈奴与陈豨,后归匈奴;
淮南王英布谋反,被诱骗斩杀。
至此,有权势的异姓大诸侯王只剩长沙王吴臣,再也无法起什么波澜。
我们提及的那位被吕后介入,夷三族制成肉酱的彭越,他的死在《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
捕梁王,囚之雒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有人举报彭越谋反,刘邦很快把他抓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