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晋升中尉(3/5)
上校,刘明夏。
在大白水的五十七团指挥所听取完陈震的战斗报告后,意犹未尽的李默庵决定到阎庄的第一线阵地视察,而就在李默庵到达阎庄时,日军正好也发起了攻击。
于是,李默庵在阎庄外围的寨墙上目睹了刚才这场战斗的全过程,在五十七团团部,李默庵已从团附陈震的口中获知了何炜的敌前脱险经历和优良表现,但终究是口中之言,难以引为实据。
行伍多年,李默庵凭经验也无法相信,一个初出茅庐,未经磨砺,几个月前还是见习官的少尉有这种本事。
可一场实地观看的完整战斗,却打消了李默庵的所有怀疑。
李默庵稍作打量面前几人领子上的军衔,走到了何炜面前,说道:“你就是那个黄埔十一期的少尉排长?”
“是,长官!”何炜立正答道。
李默庵看了看阵地上飞雷炮抛射用的土木工事,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就是你搞的那个飞雷炮?”
在陈震给他的口述汇报中,李默庵已经知道了阎庄第一线阵地申请大量炸药的用途,飞雷炮的威力嘛,目睹了整场战斗,李默庵当然也见识过了,大量炸药块被抛射到天上,再绵密的落地爆炸效果,威力上和震撼力上确实不低。
但李默庵也是多年戎马,山野炮集团轰击的大场面见得多了,不要说日军的炮击,就是中原大战时阎军的山炮轰击也要比这猛烈的多。
让他意动的不是飞雷炮的震撼力,而是其轻便性,简易性和巧妙的使用构思和创意,飞雷炮虽与正经的身管火炮无法相比,但放在步兵手中,那就是难得的重火力!
李默庵对于爆炸火力的渴求源自的是中国军队炮兵火力的贫瘠,拿第十四军来说,下属的三个步兵师,炮兵火力简直可以用可怜来形容。
第八十三师还好,师直属一个炮兵营,装备有十二门日本造的大正六年式山炮,八十五师有一个山炮连,配备的是四门北洋政府时期陆军部从意大利购买的六十五毫米过山炮(意大利canone_65-17_odello_13山炮),李默庵最为依仗的第十师,干脆就没有师属炮兵!
这次十四军开到忻口,幸好中央把装备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兵第五团的一个营配属过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