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这一手烂字总得改改(3/4)
有句笑话说,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的档次,大多表现在茶歇和自助餐上,若是一场学术会议没有茶歇也没有自助餐,那么这场会议也好不到哪去。拜学术会议的高档次和高频次所赐,新星大学原本相对钱安聚居区遗世而独立,在聚居区外自成一格,每到要开办学术会议的时候,总能让组织方直发愁。
放在灵气复苏前,学术会议往往会托给有能耐的酒店承办,有时候会场设在校区内,请酒店的工作人员前来;有时候自家出不了会场,就让酒店把会场也包了;更进一步的,学术会议由高校或高校联盟或基金会组织,酒店负责出餐饮接待,会场便包下当地的剧院或剧场。
总之,一场上档次的学术会议,在灵气复苏前的大多数时候,总需要和服务业紧密贴合。
新星大学哪有这条件,钱安校区倒是有后勤服务集团,但是个人都知道,这和正经酒店的后勤保障相差甚远。组织方没了办法,只好求爷爷告奶奶,拉动关系在新星大学的行政楼里借了一栋,干脆连日常办公需求也赶到其他楼去,专门将行政楼改造成会场,又从钱安聚居区聘了半个酒店的人手过来,干脆在新星大学内部起了个不向个人开放,只承包学术会议的酒楼。
而这不向个人开放,难道能难住李俭嘛……当然能。
李俭和这栋楼属于三过家门都入,但不吃饭的关系。只要他有空,几乎场场学术会议开幕式都得叫他过去,也不干别的,档次低的会议,让他上台露个相,祝会议圆满成功;档次高的会议,让他到门口签到处拍照,登校报。
说完祝词、拍完照,李俭就可以滚了,学术会议不留闲人。
企业进校门的活动也是如此,虽然一个个带队代表看到李俭都“李校长好”“李校长您为我们指点一二”,但过了场面话,也巴不得先把李俭赶走。教育工作者大会倒是看得起李俭,只不过这种看得起让李俭很难过——他们往往会要求李俭在第一排坐着,坐很久、很久。
反倒是拥军活动,李俭去了是真受待见,只要时间足够,总愿意让他说两句,讲讲自己的战斗经历,讲讲自己的见闻,最好带一下卫戍部队现在发展的如何,好让学生们有印象。
至于其他的学生事务总揽签字盖章啊、后勤单位今日报告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