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态度可谓宠溺(3/4)
在灵气复苏之后,人们对李俭的守备要求就是一条:最好待在营地里,把神识能放多远放多远,身边有通讯器,能让其他设备探测发出的警报及时转化成战斗力响应。
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摸着良心说,车队对李俭的工作要求堪称宠溺。
以前哨兵站岗,只要没发生让他们行动的事件,那可都是站在岗位上一动不动的狠人。而李俭的守备职责压根没给他这些限制,一定要说有范围限制的话,那就是让他在营地中行动。
这已经够广阔得了,从面积来说,车队营地的占地面积抵得上三线城市的整片商业区。
别说李俭这种灵气复苏前可以化身宅男的家伙了,就算拉个现充过来,搁车队营地绕来绕去,也不会嫌地方太小。
但人总会觉得无聊,李俭觉得无聊了,便在车队中走动起来,看炊事班是怎么准备伙食的,看车队营地的电气管道和污水管道怎么运作,在驱鸟次声波发射器旁边观察……
兜兜转转,他最后跑到了车队营地的内圈。这里有足够多的技术专家聚堆,他们讨论的东西不算难(昧着良心),但需要大量的前置知识作为铺垫。如果不具备前置知识,那么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对路人来说,都会是天书。
李俭就是这么个路人,摸着良心,他只是乐意往技术专家跟前凑凑,听听他们有何高论。但完全没有前置知识储备让他基本什么都听不懂,偶尔抓到一点好像能听懂的苗头,却又只是一场空。
如果是别人在这瞎搅合——站在旁边很有存在感地旁听——技术专家们肯定要让他走开,该做啥做啥,别在这愣着。不过他们对李俭的态度一如分配工作,可谓宠溺,非但不赶他走,聊完正事后,还总是会问他听懂了吗。
说真的,要不是李俭知道这几位都是业内有头有脸的大佬,在学术界正经的德高望重,不仅学术领域成果颇丰,品德上也经得起考验,他都以为这几位学者大佬打算拿他做点什么网文中不让写的事情。
李俭惴惴不安地问了几句,旁敲侧击着,总算摸清了几位大佬的思路。
昨儿个林瑞昂和他出门一趟后回来,把李俭不知道探险队真实首要研究任务的事情说给众人听,众人觉得这事情一直被动瞒着李俭,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