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白捡的功劳,领导乐了!(1/6)
就去了轧钢厂,因为今天可是有拖拉机的下线仪式。
何雨柱到了轧钢厂,报完账,然后就去了杨厂长的办公室。
刚到办公室,何雨柱就看到了大领导杨厂长。
何雨柱对着大领导和杨厂长问好:
“大领导好,厂长好!”
杨厂长看到何雨柱过来了,站起来对着何雨柱说:
“何雨柱同志,正好你过来了,我刚才和大领导说的计划是你告诉我的,你和大领导说说!\" 大领导对着何雨柱问:
“柱子,你是怎么想的? ”
何雨柱组织了一下语言说……
“大领导,现在拖拉机生产出来不能买卖,这个是原则性的问题。
但是拖拉机生产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率和种植数量。
我们轧钢厂生产的拖拉机根本不够供应全国。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经过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技术适应。
帝都的这个轧钢厂作为孵化器,然后将继续工给其他城市。
然后其他城市自行建造拖拉机厂,然后生产拖拉机。
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在各个村子找到聪明一点的人,过来学习怎么开拖拉机。
根据村子种植面积的大小,分配3到7台拖拉机,取代人力耕地,大领导你也知道这个拖拉机的耕地和种植速度。
剩下的浇水和除草用人工就可以。
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人力资源,等第一次收获之后,农民手里就会有粮食结余,这些结余就能养殖。
这样农民不但粮食能吃饱,就是也能吃上肉,这样下去,用不上三年,所有的人都能吃饱,国家的粮食也足够用。
吃饱了,有力气了,才有的力气何经理在全国进行建设,才会送自己的孩子念书,才有精力去学习,才有时间去研发创造。 这里有我一个何雨柱,如果全国出现千千万万个何雨柱呢?
而且只要给百姓一个定数,不再是几成?而是多少斤粮食,而且定下一个定量。
比如收入不找过多少斤,上交多少斤,超过多少斤,上交多少斤。
上限最高多少斤,这样下来,保证了国家的粮食收入,也能让老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