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秦凤来人(2/3)
远去的背影,向老头儿对着老妻惨笑道:“想不到,想不到算计一辈子,到老了,根基已固,却被这后生连根铲起!此子真非同凡响也!”
“此子确是可怕,从他入陈留之际,老身也没想到,他怎么可能绝地翻盘!”
这晚刘瑜回到家中,已是夜深,仙儿自是还没睡下留了门。
只不过迎着刘瑜入内来,却就低声说道:“鲁四叔过来送信,奴奴安置他在东厢房憩下。”
刘瑜点了点头,鲁四是西军的人,和那些安置在城外凉茶铺的西军一样。
都是唤他做孙少爷的,属于范仲淹的政治遗产。
不过鲁四那些人,被刘瑜安排在秦凤,定期把打探出来的、先前刘瑜安排的情报渠道送出的情报,汇总之后,每三个月送上京师来。
那几年边境打拼,刘瑜绝对不止收获一个特奏名的出身。
无论是蕃部,还是渭源的羌人与夏人,都有刘瑜埋下的暗子。
这也是为什么刘瑜经常没钱的原因,要维持情报系统的运作,哪怕只是局部的情报系统。
就算他有本事把人忽悠得为了信仰而献身,也同样是需要钱的,不然怎么打探?连请人喝顿酒的钱都没有,还指望从青唐那边,掏出情报?那是做白日梦的想头。
不过刘瑜的钱,并没有白花。
看着鲁四送上来的情报,刘瑜就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青唐那边,董毡和瞎征、欺巴温的部落,有一些明显是军事性质的调动,不太对头。
按着西军这边递上来消息,加上向广的供认,刘瑜几乎可以确定,西夏人是要有大动作的了。毕竟西夏人对于战争的触角,是很敏感的。大宋把王韶派到秦凤路也好,准备把从庆历就分置四路的原陕西路的区域,再如何寻并分置也好,无不表明,大宋要在青唐地区,有所作为了。
而西夏人如果对此无动于衷,才是怪事呢。
王韶在秦凤路,能独力支撑得住吗?刘瑜颇有些不太放心的。
只是面前这些情报,虽是珍贵,也不是实时的,要从这些情报去推测出什么方案,给王韶什么建议,那绝对是纸上谈兵,完全是害人,不是帮人。
“可惜不是在秦凤,总归无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