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亮剑(3/3)
了。
没错,现在黄劲松也好,顾风也好,出来指责彭孙,那就是正面硬抗民意,绝对落不了好。如果惹得民变,他们更是要吃挂落的。但过几天呢?过几天,又不是自己亲友,谁还记得这事!谁还会来替彭孙不平,过来求情?
说话间,刘瑜已挤到堂前,向着李肃之拱手道:“刘瑜见过李公。”
如是称包拯就叫包公一样道理,李肃之也是天章阁待制,当得起这尊称。
“刘瑜刘子瑾?”想不到李肃之听着刘瑜的名字,却一下子叫出他的字来。
“正是小子。”
李肃之摇头失笑道:“大理寺丞,听于馆阁读书,刘瑜刘子瑾,你不好好读书,来此做甚
?”
外面听得懂的,如黄劲松和顾风,无不笑了出声来。
因为李肃之明显在怪刘瑜不务正业,他把不是差遣的“听于馆阁读书”,当成了刘瑜的差遣,意思就是跟他说,这是皇帝给的殊荣,要好好珍惜!看,得到这殊荣的人是如何之少?连开封府正堂,一听名字都能叫出字来,换句话说,就是让刘瑜没事快滚蛋了,好好去读书了。
刘瑜听着,脸上也不禁通红,如果可以,他倒是想滚蛋的。
可他知道,一旦滚蛋,麻烦就大了。
所以他硬着头皮拱手道:“瑜实有不得已之处,请李公容禀。”
“你且说来,只是若无道理,下旬老夫得闲,却便要绰上藤条,去监督馆阁学子一番才是。”李肃之把身子往后靠,指着刘瑜这么说道。说不好,那李肃之本就是天章阁待制,他当然有资格,指导“听于馆阁读书”的刘瑜,嗯,就算用藤条指导,这年月,老师这么指导学生,是不会有任何指责,甚至还被认为严师,好事来着。
黄劲松和顾风是笑到腰都直不起来:“这厮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谁不知道,李公最恨不务正业的?笑死我了,只恐不等你我动手,倒先让李公抽残了!”
那些百姓,有些开过蒙识字的,听得个大概,在人群里分说起来,一众人等,无不暗暗为刘瑜担忧:这刘老爷,怕是要吃藤条了啊!
( :/a)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