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王孙胡不归(2/3)
缠,无理取闹,这或许是权贵与特权人家的由来已久的传统与通病。
错的都是别人,自己有再大的不是搁在自个眼里,都纯洁的就跟冬日里的白雪一样样的。
这个病说起来天下人都会犯,却远不及特权阶层那么理直气壮,威力劲猛,影响之深广。
皇帝为了耳根清净,再者他儿子怎么也算在姚家船上出的事,且姚家近年来势头迅猛横行海上,一家独大又对皇家不够谦卑,不做些什么就不符合皇家尊荣与不可侵犯的威严,也就准奏了。
于是姚家损失了最大的一艘船,还搭上一家老小的命,也唯有千里之外某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岛上的姚船主,躲过了牢狱之灾。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没个说理喊冤的去处。
在这样的情形下,忠义伯府的寿宴就有些如鲠在喉,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
寿帖是一早便送了出去的,这会说是不办又需一家家登门说明不办的原由,这不等于把六皇子的事传的尽人皆知吗?尽管可以找别的说法搪塞,但终归人家私下不免要猜想六皇子是不是凶多吉少,忠义伯府才不办寿宴的。
以讹传讹。
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忠义伯府就更是雪上加霜,大不利了。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在踌躇不决中到了寿宴的日子。
当日本欲登门贺寿的官宦权贵之家,晓得伯府没心思过生辰,也就知趣地礼到人未到。既没有戏班子助兴,也无宾客临门,全然不见一点寿宴该有的热闹与喜庆场面,只自家人冷冷清清地吃了顿团圆饭,应应景罢了。
六皇子赵璐,是奉了母命专程回京与外祖母贺六十大寿的,兼之又有个姚家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因而涉事的忠义伯府惧怕皇上怪罪之心,更甚于忧心六皇子的安危。
连日快马加鞭,大半个月后兵部的人也到了南边,协同福建水师乘船出海,循着当日姚家海船的北上路线一路搜寻,起初还满怀期待能寻到人好立功受赏,但随着时日越久,这些人对六皇子也就不抱什么生还的希望了。
两个月后还是一无所获。
眼看到了年跟前,在心里已经接受了失去了这个儿子的皇帝就把人撤了回京,只命福建水师的人与海上继续留心寻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