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知子莫若母媳不敌家婆(2/3)
有人帮扶着,一辈子也难升上来,就那点俸禄,只怕是连同僚间的应酬都不够呢,哪里够养家糊口的?
“亲家老太太想不到这些,姨太太是过来人,又哪里能不清楚?哪能舍得表小姐受那份罪去?”
阮妈妈不愧是京里来的,眼界与见识远在一般人之上。
这样一番话说下来,屋里一众丫头婆子原先还觉得这也算是门好亲事,顷刻间就改弦易辙,觉得大小姐要嫁进去,就得一辈子过苦日子了。
这话又暗指林永寿一个农门秀才,若没有侯府的帮衬,也谋不到这份县丞的差事;而林家没有侯夫人的时常周济,也过不上如今呼奴使婢、锦衣玉食的舒坦日子。
小宋氏怎会听不出这层意思来,却又不得不憋着怒气。
她抿了口茶水,觉得气顺了些,才作无奈状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老太太现已定过了亲,纵然我舍不得元娘去吃苦受罪,还能派人去那家把婚书讨回来不成?
“一是这定了亲又退婚,对元娘名声不好。二是若逼着人家退亲,咱们就是以势压人,那家人心里怨恨势必会宣扬出去,于老爷的官声也不好听。
“这倒教我左右为难了,唉,还是等老爷下衙后,看看老爷的意思吧。咱们女人整日在内宅,许多事都想不到。外面的事,还是听爷们的吧。”
侍立在小宋氏身后的吴妈妈,听到自家太太说不好以势压人,就忽地想起东大街上月刚买的那间铺面来。
铺子原是一户李姓人家祖上传下来的,到了这一代,因那人经营不善也就只能糊口,唯一的儿子偏巧又得了急病,需钱来救命,不得不把铺子卖掉。
而碰巧太太手头有些银子,一时又用不着,就想着在热闹的东大街上置间铺面,或租、或是卖些庄子上的出产,每月也能添个进项。看过李家的铺子后很满意,只是嫌李家260两的价高了,只肯出180两,这也是她刚能拿出来的数。
李家自然不肯,非260两不卖。
太太就说:“不卖就留着吧。我倒是要看看除了县太爷,谁家敢买你这铺子。”
并让人每天守在铺子门口,但凡有人要看铺子,就上前跟来人说这铺子县丞大人看中了的。
最终,李家只得服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