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凡胎(2/5)
至于童郡王在燕京之战损失了那许多士兵,没能完成联金攻辽的方案,这都不提了;
官家是不能有错的,大臣们也不乐意往身上揽锅,童贯更不是个好惹的。
还有哪个人有锅哦,赵良嗣
监察御史胡舜陟就站出来了。
“金人而今干犯燕云,遂成边患,皆归明官赵良嗣之故,请戮之以快天下”
端坐在上首的官家沉默不语,半晌叹一口气。
“官家是圣君,到底有仁心,不肯行峻法哪。”有人悄悄说道。
“官家是圣君,他知道若现下杀了我父,来日金兵若真大举南下,又有何人可祭旗”
有风自汴京起,沿黄河一路至陇中,转路进兴元府。
按说叔嫂是不当见面的,但马车到了南郑城,有妇人被搀扶下车,一见到赵良嗣的幼子赵俨也就是高大果时,双膝一软就跪倒在了地上。
那张因旅途太久而憔悴浮肿的脸抬起来,眼里满是绝望,“四郎你救救你父你兄你救救他们”
赵家四郎站在嫂子面前,拳头握得紧紧的,半晌忽然扑通一声,也跪在了地上。
“嫂嫂,”他说,“他们而今不须我救,须我救时,我也救不得。”
一串儿的小豆丁趴在车上,很是惊慌地看着这一切,忽然就哇哇大哭起来。
高大果忽然又使劲叩了一个头。
“嫂嫂莫慌,我兴元府有精兵数千,来日,来日必能挡住金兵我虽救不得,有帝姬在”
帝姬端坐在灵应宫,伸手去触碰了一下那柄刀。
一柄吹毛断发的好刀,刀身布有流水般的纹理,刀鞘镶有富丽的金饰与宝石,其上有铭文,但比起这些,她尤其注意到这柄刀的刀刃上有几个细小的缺口,刀鞘内留有星点黑红色的碎渣。
耶律延禧用这柄刀杀过人,仓促间甚至没有将刀身上的血擦干就收了鞘或许他需要上马,需要换弓,总而言之,看看这柄刀,她就能想象到他该有多狼狈。
“秦凤路的官员们送了许多供奉到灵应宫,季兰与李主簿这几日忙于工坊之事,还不曾入库,”她看了看尽忠,“你去替我清点一下,若是灵应宫用不上的,你们就分了吧。”
这是她的奖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