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34章】掌教首席 拂却尘埃真相现……(2/6)
“有预兆,但来不及救援与撤离。”
“灾变前的局势”
“咸临与大夏爆发战争,源于粮灾。夏国朝堂独占仙家良种,左丞相铤而走险盗取良种后散于民间。初时丰产,人人对此缄口不言,甚至暗地里为左丞相立了生庙。但次年,夏国子民开始出现迷狂失心之兆,田间动物偷吃了作物后出现了相似的疯魔情态。而后,各地诸侯并未拨粮赈灾,反而宣称此乃仙家粮种,贱民食之生害。苛收粮税,不纳仙粮,逼死平民百姓无数。”
谢秀衣语气平静,阐述也简洁明了,宋从心听着却只觉得心惊肉跳。
“而后,各地平民因饥馑起义。为平民愤,夏国朝堂逮捕罪人左相,将其斩首示众。同时,夏国举兵入侵咸临,意图劫粮。”
谢秀衣三言两语便将那场拉锯至今的惨烈战役一笔带过,着重道“我曾率兵与夏国骑兵正面交过手,他们的兵卒十分古怪,一个个仿佛不知疼痛为何物一般,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白凤心觉有异,率奇袭军绕后拦截敌军粮草,却发现那些粮草正是仙粮。”
也就是说,夏国以出现问题的仙粮充作军粮,将迷狂失心的将士投入战场,不顾百姓死活,打造了一支自愈能力极强且悍不畏死的奇兵。这样做固然可以损耗咸临的国力,但大夏耗尽青壮力,即便打了胜战,又能怎样
“是谁为宣白凤罗织罪名的”大夏局势宋从心已经心里有数,但咸临却还尚未明朗。
“”谢秀衣看着她,没有回答。
“好,我换一个问法。”宋从心浅吸了一口气,“咸临国师于三十年前入京,受封高位,在此期间,他真的没有触犯过天景百条吗”
谢秀衣仍旧不说话。
于是,宋从心心里有数了,她问道“在你看来,宣怀王当真昏庸无道吗”
谢秀衣见拂雪真人这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关窍,顿时笑了“宣怀王乃守成之君,仁慈有余,庸凡不足。”
得到谢秀衣的回答,宋从心垂下了眼眸。谢秀衣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议论国君却不能议论国师。而谢秀衣对宣怀王的评价也颇具深意,“仁慈有余”、“庸凡不足”,这两个看似贬义的词语,换一个说法却可以被理解为宽容慈和,虚心纳谏,稍显软弱,没有魄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