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看电报许多趣事,回现代皇帝震惊(2/3)
很好奇,一封信能短成什么样子?
电报局的管事给他们看了一些已经发过报的电报单,里面的文字还真是够短的。
比如这张写着“父病速归”的电报,只有四个字,真是够简短的,不过这种电报是刚需,为了赶时间,即使是穷人也不得不花点钱发电报,这种电报是民间用得最多的。
还有不少商人用电报来传递两地的物价,电报上简单地写着某物多少钱,简短到只有货物的简称,价钱也只有数字,没有货物的单位。
但这已经足够了,熟悉行情的商人一眼就知道其中要表达的意思。
他们只要发现某样货物紧缺,价钱暴涨,就发电报送出消息,让人赶紧去进货,抓住时机大赚一笔。
这种电报,商人们可是舍得花钱的,所以特别多。
当然,电报局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所有的电报都收藏在皇宫的电报局里,不会泄露出去。
以皇宫的安全状况,老百姓还是比较放心的。
听了电报局的讲解,张妙声等人都点头称赞,看来大唐的电报做得还不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这时,译报员来找管事,递给他一张电报单,问道:“这张电报单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发出去?”
管事拿过来看了一下,也不明就里,便问:“这是民间的电报吧?交钱了吗?”
“交了。”
“既然交钱了,你管它是什么意思,只管发报就是了。”
说完,管事笑着对贵妃娘娘的贵客解释道:“民间的电报就是这样的,为了省钱,写什么的都有,也许是一些他们自己才懂的暗语,别人看不懂的。”
张妙声好奇地要过电报单看了一眼,上面只有三个字:“由甲申”。
这是什么意思?还真把大家给难住了。
无论是电报局里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还是张妙声他们这些知识广泛的现代人,都搞不懂。
就如管事说的那样,这应该是人家的暗语,只有当事人才懂吧。
这只是个小插曲,张妙声他们也无意打探人家的秘密,就当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从电报局里出来,他们又去看了看东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