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袁女入府,战场生变(合4k6)(1/7)
“什么?!”
“汝阳君?”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君乃女子封号,虽不及公主、郡主尊贵,但也远高于寻常命妇。更重要的是,这等于公开认可了袁筱语与苏曜的关系!
袁筱语更是呆立当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封君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意义还是给了一层身份,有这汝阳君的封号,她入唐公府就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侍妾,而是仅次于正妻的孺人或者按改制后的说法,那就是唐公府侧妃。
侧妃,没错。
封建时代的一大特征便是其森严的等级制。
按周礼,皇帝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诸侯诸侯则一妻九妾。
到了汉代,后宫制度又有所变化,皇帝后宫除皇后外,还有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等众多位份。而对于诸侯及贵族之家,妻妾的位份也有着严格区分。
如诸侯王与侯爵之家,嫡妻称王后、侯夫人,妾室依地位从高到低分为孺人、媵妾等。
如今苏曜突破大汉规制,初升国公,朝廷对于其封地和官制、乃至其府中妻妾位份等都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最终决定,国公府中,正妻称夫人,地位尊崇,统摄府中诸事;侧室中地位最高者为孺人,协助夫人管理内宅,且在诸多场合有相应的礼仪规格与权力;往下还有侍妾等不同层级,各自有着明确的身份界定与职责范围。
与此同时,既是因为其正妻乃皇帝,同时也为了凸显苏曜这一公爵地位的超然性,朝廷特旨说明,唐国公名为国公,实际上位在诸侯王上,国公府内礼仪用度等,一切比照王制,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尊崇。
比如,对于普通国公来说,除正妻国夫人外,另有侧室规制与列侯基本等同,都是两位侧室名额与数量不限的普通侍妾,其侧室称孺子或孺人,且只需向官府报备即刻,无官方册封。
而到了苏曜这个唐公这里,他不但侧室名额多至4人,且特许其侧室称妃,与诸侯王同,受朝廷册封,享有俸禄不说,还另有8个不受册封的庶妃名额,在人数上比普通诸侯王的配置还要高上些许。
如此一来,袁筱语被封为“汝阳君”,实际上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