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温水煮青蛙(3/4)
,就知道东陵高科现在的处境了!”
“就得自己搞芯片,不然一直要被人掐着脖子,”刘佑国义愤填膺的说道,随后也有些担忧向李东陵问道,“那光刻机呢,研发芯片最重要的,可就是光刻机,东芯要用哪里的光刻机?”
鹏城莲塘那间挂着比亚迪牌子的车间内,王老板正在跟二十几名技术人员,忙碌着改进产线的时候,车间大门突然被敲响。
相反,机电部45研究所就好的了,之前一直在建设三线,只要东陵高科出钱,再通过平阳和汉西省市政部门那边,跟机电部还有电子司协议商量后,就有很大希望,把45研究所的光刻机团队给挖过去,前世的时候,这支研发团队在02年的时候,还被迁到了沪上,参加攻关光刻机的项目。
“现在神舟电话还有东陵高科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对于芯片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东芯半导体,能研发出性能够用的产品就够了,东陵高科都愿意采购!”
李东陵看着眼前的东芯半导体实验室,向着刘佑国说道,不求45研究所能开发出什么顶尖的光刻机,只要能满足东陵高科现在的需求就够了。
“找机电部45研究所合作?!”
刘佑国皱着眉头,“九年时间,在科技行业,已经是两代以上的技术差距了!”
当然,这也跟那些年,芯片还没到科技行业的主导地位有关,那时候毛熊还死磕晶体管微型化呢。
国内在刚传出东陵高科被东芝等公司涨价的时候,还有些群情激愤,不少国内公司都有些兔死狐悲,生怕外国零部件涨价涨到它们身上,但当东芝等公司宣布,只向东陵高科涨价,尤其还公布了神舟系列电话最新一月的全球销量后,舆论就明显发生了变化。
单月出货量两百六十万部神舟系列电话,营收直接飙升突破了两亿七千万美元,虽然净利润远没有这么高,但当听到这个数字后,还是让国内不少公司对东陵高科真的眼红了。
“国内还有比45研究所更好的光刻机研发团吗,还有能被东陵高科挖过来更好的研发团队吗?!”
王老板打开车间门后,见到外面站着一个人,迟疑的向着里面看去。
“机电部45研究所!”
现在舆论上得不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