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保释了(2/3)
么点时间就完事了?
他也知道永平帝和王太师恐怕达成了共识,但是他仍然要站出来。因为他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做学问是大事儿,陈守信可不是读书人。这个事情可以做,但是得交给旁人来做。
“陛下,臣有本奏。”陈守信往周吉民那边看了一眼后恭声说道。
“臣很认同周大人所讲的道理,臣可不是读书人,大字不识一箩筐,这个差事可真的做不来。”
听到他的话,原本打算继续等着看全武行的大臣们差点没咬到自己的舌头。这小子疯了?不想出去了?
“臣保举一人,便是太师。”陈守信又一本正经的说道。
“其实最佳的人选便是陛下,只不过陛下终日要考虑国家大事,如果也亲自主持编纂字典的工作,恐怕会让陛下累到。”
“太师就是最恰当的人选,太师有学问,知识渊博。带领朝中的大学士们,定能够将这个字典的编纂完成。”
“臣会在后边给大家提供助力,编纂完成,校验之后,臣会免费印刷一千册晋献给陛下。并着工匠制作一套字库,贡献出来。”
“陛下,老臣的年岁大了,恐无法胜任。”王英杰又站了出来,一副我很老了的样子说道。
“太师,朕也觉得你是最佳的人选。莫要再推辞了,这是利国利民之事,交给旁人朕也不放心。”永平帝一本正经的说道。
“听闻常州县伯在开的食为天菜式很精美,编撰期间便由食为天供应饭食。常州县伯,你可有异议?”
“回陛下,这是臣的荣幸。”陈守信喜滋滋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常州县伯如今已在诏狱中反省这么久,虽不能够达到相应的责罚,也应给常州县伯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王英杰又开口说道。
“常州府的房屋需要规划与建造,胡俘营的军卒需要教化,都需要常州县伯去处理。如若不然常州府的施工速度会拖慢很多,胡俘营每日的开销也会很多。”
周吉民有些傻眼了,他从来不曾想过王英杰会如此给陈守信站台,亲自为他求情。这跟自己想像的不一
样,甚至可以说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虽然说王英杰很少直接参与朝堂上的纷争,可是他不是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