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超出预料(2/3)
不上,那就得找别的路子,最佳人选便是王大有。他的借口也不仅仅是活字印刷的技术,还有一宗大事儿,便是要编纂永平字典。
消息传达了出去,陈守信便只剩下了等待,他相信自己给永平帝送上的这个借口,会很受欢迎。
跟他预料得不差,永平帝确实很重视这个事情,连夜召集他入宫问话。
其实他以为会是在明天呢,吃过了晚饭都打算好好睡一觉。可是永平帝召见,也没有办法不是。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连夜被召进宫的可不仅仅是他,还有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王太师。
“坐下吧。”永平帝看了一眼说道。
陈守信规规矩矩的坐到了边上的椅子上,不知道今天永平帝这是要唱哪一出。
“你说的先进印刷之法,便是你印制那些书籍的方法吧?”永平帝问道。
“回陛下,正是此法。臣以前没说是因为准备还不是很充分,现在工匠们将常用字的字库准备得差不多了。”陈守信赶忙站起来说道。
“一直坐着吧。”永平帝摆了摆手。
“你所言的字典是要怎么做?朕很有兴趣儿,甚至
将太师也给叫了过来,帮朕参详一下。如果仅仅是你为了趁早走出诏狱搞的噱头,那你就就不用说了。”
“陛下,纵然给臣天大的胆子,臣也不敢这么做啊。”陈守信苦笑着说道。
“臣在定北城和在自己的庄子上,都推行了新式教学法。这些孩子们启蒙的第一个程序跟以往有些不同,他们先学的便是字,而不是百家姓与三字经。”
“因为臣觉得先认了字,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印象,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臣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孩子很聪颖,臣给他们制作的书本,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掌握。而这些孩子们又是统一教学,先生们就要平衡教学进度。那么问题便出现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讲,可能就少了一个自学的途径。”
“因为就算是他们知道这个字怎么读,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字究竟长什么样,意思究竟会如何。可谓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咱们大周朝现有的字典,虽然也很规范,但是对于像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