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喜新厌旧(求订阅推荐)(3/5)
或者个人拍电影在北美就是死路一条。
看看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吧,野心勃勃创建了梦工厂,也曾雄心壮志号称要把它做成好莱坞的新亮点,但是呢,不也在发行渠道上面被一众发行厂家玩死。
你说他们成绩不好吗,好,《角斗士》、《猫鼠游戏》、《美版午夜凶铃》、《燕尾服》每部影片几乎都是盈利的,且收获的市场成绩不错;你说他们没人脉吗,有,派拉蒙、华纳、环球几乎都跟他们有牵连,何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关系网,可他们还是失败了。
人情
是人情,利益是利益,成年人的世界可不跟你们玩虚的。合作,可以,大家你好我好一起赚钱;想要发行渠道,自己单干,不好意思,你人没了。
2005年,一度做到美国排名前十的电影厂家梦工厂被维亚康姆收购,这样一来梦工厂的厂牌也就被归属到了维亚康姆的子公司派拉蒙电影旗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是心灰意冷,再不触碰发行这一块。
好莱坞六大的名号怎么来的,是踩着一众电影厂家的尸体换来的。
他们不是行业霸主,谁是?
就连欧罗巴影业想要进入美国市场,都是玩合作,找一个本土的搭档呢。
核心利益和资源方面,他们始终不会漏出一点缝隙,想都不要想。(不过,后来迪士尼还是厉害啊,硬是打破了这种约定成俗的六巨头格局,要变成一人独尊了。)
所以,那些小厂家或者制片人无论许下什么承诺,都是虚的,莱曼根本就不会理会。
他是导演,最在乎作品,也想让他的作品得到应有的市场待遇,这不矛盾。
莱曼一开始交际方面累了点,倒也还受的住,该去的去,该委婉的委婉。可等到12月28号,也就是电影《狂怒》的全球票房正式告破4亿美金的消息传出,找他的人更多了,且邀约理由也是千变万化了起来,还都不是那么好拒绝,所幸,他直接回法国了。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瞧不起谁呢。
不过,好处也有,吕克-贝松连带着欧罗巴影业的高层主管们对他的态度也是越发亲善了起来。
说不定,下次合作的时候,他的投资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