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1/6)
苏翎给范教授留了家里的电话,刚刚到家,教授电话就来了,问她明天有没有空,她当然有空。
出门的时候正在下雨,马路上车来车往,苏翎穿上雨披,骑着自行车往f大赶去。把车子停好,拿出篮子里的雨伞,把雨披放进篮子里,撑开了雨伞进入大学校门。梧桐树上的残叶随着风雨飘落。
按照约定的时间,进入办公室,和范教授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让她坐一会儿,范教授知道她要来。范教授上完课过来叫他:“小苏,跟我来!”
苏翎跟着她一起下楼进入了教学楼,有几个学生等在那里。
“小苏,这是我的学生,我们一起聊聊,关于目前经济走向的话题?”
苏翎听他们在那里准备对内改革的课题,仔细观察跟教授一起的几个学生,鲜明的特征,张口闭口还是阶级斗争为纲,没办法这个年代能上大学,不就是思想品德过硬的人吗?但是思想的活跃度不如前世接触的一些初中高中生,上辈子的初高中生,尤其是大城市的那些孩子,眼界开阔,又是在国家兴盛起来的年代成长,所以想法非常多。但是这几位,就是老师说什么,他们跟着点头,除了政治上的红线之外,老师全是对的。这样讨论,能讨论出什么来?
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范教授问苏翎:“小苏,你的看法?”
“最近我在想一件事,我生长的村庄,一起干集体活儿的时候,社员的积极性并不高,您想,我一直身体不好,不出工,最后就是工分少了,但是口粮不会少。而且工分里面有水分,容易造成不公平,导致大家出工不出力,所以我在想如果分田到户,分田到个人会不会好?”
“这就不是集体主义了。”
“前瞻性和实验性质更重要,事后总结可能是学校学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提出假设去验证不也是一个方式吗?老师下乡挨过饿吗?”
“当然!”
“那就解决饿的问题。”苏翎建议。“我们生产队的老队长是一个肯奉献,愿意带大家往前走的人。我们可以去下乡看看,秋粮马上收购完成了。在冬播小麦之前,兴许可
以试试。而且跟踪试点,可以多选几个地方,扩充样本量,让原本没有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