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4)
不用吩咐, 天启帝身边服侍的大太监高达便有眼色地接过, 取了一张铺在桌上,用镇纸铺平压着。
天启帝没有立即动笔, 而是先观察着这纸的色泽, 又上手摸了摸, 赞道:“先不提这作品能否长久保存的问题, 单看这色泽,还有这触感, 已经不比皇家专供的纸差多少了,何况它成本低廉,原料易寻, 的确是造福了众多学子呐。”
“儿臣拿到这古方时并未想得太多,只是想即使这纸的质量并没有方子上写的那般上乘,也大可以拿到书坊售卖, 总归是比之前要好上不少的,没想到底下的人却给了个意外之喜,如此一来, 这纸怕是要在各地都出名了。”
天启帝一笑, 在纸上写下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句话,只见这字苍劲有力, 格调非凡,足见书写之人书底之深:“这作品能保持多长时间不褪墨色还不能保证,但朕落笔之后, 的确是不洇墨的好纸,既如此,便放在书坊向民间售卖吧,是你呈上来的东西,所得银两便充入你的私库吧。”
三皇子邵璟闻言一惊,上报给父皇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便未曾想过这利润之事,翰墨书坊终究是父皇一手建立的,就算喊他一声少主子,可父皇也不只一个儿子,母后早就告诫过他,正所谓君君臣臣,他与父皇之间,既要如寻常人家父子般敬爱,也要如君臣般敬畏,伴君如伴虎,这是他的父亲,可首先是大齐朝的皇帝才是。
虽然心里转过千百般想法,实际上也只过了一瞬罢了,邵璟笑道:“父皇这可就赏错人了,有功的可不是儿臣,无论是献上方子的那名学子,还是做事的匠人们,哪怕是去寻更易得的原料的那些人,都比儿臣有功多了,儿臣可不敢因此居功。”
天启帝笑了笑,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提起了另一茬:“方子和那名学子的来历你可查过了?”
“已经查过了,那学子是京城人氏,身负举人功名,课业还挺不错的,方子的来历他口中所言也无甚漏洞,儿臣还暗中命人从他家附近的邻居、同他一起读过书的同窗等口中打探过,此人的家世背景清白,没什么问题。且前些日子程太傅不是宣布收了个关门弟子吗?正是此人。”
天启帝微微挑眉,来了几分兴趣:“这么说来,此人倒是个可用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