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4/7)
活是改善了不少,而且大家勤劳致富,这一点不需要瞒着柳书记。
“要听实话?”
“实话,最好是大实话。”
“我跟您说实话您对我有什么成见就罢了,可不能因此改变大河村村民的生活。”
“那是自然,我柳某人说话算数。”柳书记拍着胸脯保证。
方惠茹朝着肖敏挤了挤眼睛:“柳书记是个实干人,跟以前的那些领导不一样,现在新安有的这些变化,可都是柳书记于书记这帮子新干部上台后努力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现在还不跟柳书记讲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她不动声色的又抱起来甜甜的小乖宝,乖宝也喜欢她,一直盯着她看呢。
她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动乱十年,很多人靠什么上位的自己都不敢摆在台面上说,新安看似偏安一隅,实际上也是一滩浑水,像向华父亲那样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但是像柳书记这样的人来了,新安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呢。
肖敏考虑了再三,沉着的说道:“就是从去年修路开始吧,大河村大半的壮劳力都去了隔壁镇上修路,这路修来确实是好事情,不仅四通八达,到县城,到更远的地方的路都通了,村里的人也找到了活干,游手好闲的人也比以前少了,更让人欢喜的事,虽然修路也累,比种田更累,但是有钱啊,这一有钱就是好事情,乡下人本来一年到头都见不着票子,现在有钱了,好多以前不愿意干农活的也去干活,也去挣钱了,只有村里的妇人闲一点。”
修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修路会拉动一部分的就业,不然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不会选择修路和建造国家工程了。
在哪里都是这样,对于我们来说修路的普遍意义更大一点,现在很多离城市特别近的乡镇到城里的路和桥都还没有通,明明是直线距离很近的地方,村民往往要绕相当远的路才能到达,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肖敏脑子的聪明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育人,她虽然在读书上不如陈小军陈小凤那样灵泛,但是在管理方面确实是比陈小军有更突出的才能的,不然她也不会在上辈子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国际化的公司。
这种理论,在以前只敢想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