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6 章(3/5)
可以出一期特刊——当然了,如果有书社感兴趣,出一个合集来赚钱也是可以的。
一开始投稿的人肯定很多,大家都相当的有热情。而后面好苗子都已经获奖了(已经获奖的新人作者不能再参赛),新的好苗子诞生可赶不上比赛的速度,所以参赛热情肯定会稳定下来。
再加上事情熟练了,人工和其他成本也要降,前面虽然亏本,后面却能堪堪保持住。
这样不赚钱的刊物和比赛做起来肯定是没有什么动力的,但一个报馆如同一个企业,有的时候不能只从纯粹的金钱考虑
问题,还得想想‘名声’!如果主办起这个活动,三吴报馆肯定会刷爆声望值的!
这波声望会带着三吴报馆多方面齐头并进!如果算这笔帐的话,这倒是很有搞头。
所以唐大主编听连翘说起这个比赛的事情并没有皱眉,反而兴致勃勃地追问其中的细节。连翘为这个比赛专门写了一份计划书,散席之后第二天专程跑了一趟唐宋家,就为了和唐大主编谈这件事。
无论是从和连翘搞好关系的角度,还是从报馆的切身利益考虑,这件事都是可以做一做的,唐大主编没有必要拒绝。
只是他对其中一件事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人手不够,三吴报馆没有那么多空闲且优秀的编辑可以承担审批的工作。
连翘对此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三吴报馆没有必要把这当成是办一份报纸,得把这个当成是一场颁奖!
所以,业内优秀作者和编辑都是审稿人,而每份稿件都会经过五个人的手。只有盖上三个人的章这份稿件才算是可以进入下一轮——之后的几轮都是差不多的套路,直到最后面的一轮才会由三吴报馆牵头组成一个阵容豪华的评审团确定名次。
这样一来,每个审稿人的任务量都不搭,可能也就是一个月看两三篇短篇而已,很轻松。这个做法的难点在于协调和分配,这样多的稿件四处散落,对统筹管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这件事可以慢慢规划,只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很快就会变得不是问题。
连翘联合三吴报馆牵头,组织起全苏州优秀的从业人员要搞个新人作者比赛的事情很快确定了下来——这就是登顶作者的威力,连翘再一次确定这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