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影15(1/6)
季曼玉在寄稿子给《新公报》时,还提了自己的要求,说如果《新公报》的编辑觉得她这篇质量不错,希望可以考虑一下同时在几个城市刊登的可能性。
很快,季曼玉就收到了回信。
双方就此事好好沟通了一番。
为了慎重起见,《新公报》的副主编柳余生打算亲自登门拜访,也再看一看后续内容,如果后续内容能够维持着前面的惊艳,那同时刊登的事情就没什么大问题。
这天早上,柳余生敲响季家大门。
衡玉正好坐在一楼沙发上翻看报纸,听到有人在玄关处与陈嫂低语,略抬头往声音产生的地方扫去。
待瞧清楚柳余生的脸时,她略微一愣。
她是知道今天早上《新公报》的副主编会登门拜访,却不知道,原来这位副主编竟然也算是半个熟人。
“您好。”在柳余生看过来时,衡玉合上手里的报纸,点头招呼道,“先生过来坐吧,我姐姐应该很快就下楼了。”
柳余生听到她的话,道一句“打扰了”,在她对面选了个空位置坐下。
季曼玉很快下楼,因为不知道柳余生上门的时间,吃完早餐后她又上楼去写了。
她手里还握着一沓稿子,这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
彼此打过招呼后,季曼玉把手中的稿子递了过去,“柳主编请自便。”
柳余生没推辞,笑着把稿子接过来,低下头开始认真翻看。
前面说到黄粱出院了。他的头上还缠着绷带,在黄妈妈把车从停车场开出来后,黄粱打开小车副驾驶的车门上了车。
车子很快往家里开去,黄粱观望着车窗外面,发现曾经只有富贵权势之家才能拥有的小轿车,现在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道路规划得很整齐,有专门给人走的人行道,有专门给自行车和其他两只轮子的车开的路……
而且在遇到红绿黄交错的灯时,车子或者要停下来等待,或者要驶走。
黄粱虽然不认得很多交通工具,但这一路上,他看出了四个字——井井有条。
混乱的时期,是不会有秩序的。只有时代安稳了,政府才会把精力放在关注道路规划上。
柳余生再往下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