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3/4)
他一旦放松,很有可能就会沉溺于轻松舒适的日子。
绝不能开这个头!
他以极其刻苦的方式来读书,没有一天放松!正是因为在《论语》上自身的努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值,他才转而读《诗经》的,就当是一种预习了。等到真的讲《诗经》的时候,心里有了底,学习效果也能更好。
《诗经》三百零五首是孔子选的,到了如今又因为学派不同有理解上的差异,许盈读的是《毛诗》,这也是如今比较普及的一派。
《诗经》虽然和其他‘四经’一样都是经典,但它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因为本身就
是歌谣,所以最为适合的就是不断诵读。特别是风雅颂中的‘风’,更是活泼明快,和其他经典相比,就像是一个邻家少女之于老先生。
许盈上辈子就很喜欢《诗经》了,其中能够背诵的篇目也有几十篇(有一些是语文课本上有收录,但大多数是许盈自己喜欢,读的次数多了背下来的)。此时不分篇目,一篇一篇背下来倒是比想象中简单。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他这辈子的头脑要好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的问题,这辈子背书确实比上辈子要容易。达不到过目成诵的地步,但朗朗上口的文章大声诵读三四遍,也就能勉勉强强背诵了。
虽然想要背的流利、事后不会很快忘记,还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复诵读,但相比起上辈子的普通人水平,这已经好很多了。
许盈非常喜欢诵读《诗经》,真正觉得越读越有收获,越读越能解其中真味当然,前提是忽略《毛诗》中此时学者对《诗经》的解读——此时对《诗经》的解读实在倒胃口!一帮儒家门徒们搞错了孔夫子‘诗三百,思无邪’的思想,纷纷对《诗经》做出了自己认为的解读。
或许,有些儒家门徒是真心觉得该这样解读的吧。
按照这些人的想法,‘思无邪’几乎等于‘灭人欲’,人欲没有了,自然思想端正。
比如《关雎》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明摆着的求爱,但按照这些人的解释,愣是
能够理解为‘后妃之德’!
正常人谁能这么理解?
这群儒家学徒们之所以如此,那也是‘被逼的’!毕竟他们先确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